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人物專訪》麥覺明愛戀山野 揹山交換情史

金鐘導演麥覺明將這些年穿梭山林的寫照,帶進聽眾心裡。(記者潘少棠攝)

記者傅茗渝/專訪

麥覺明為台灣自然生態留下彌足珍貴的紀錄。(記者潘少棠攝)

金鐘導演麥覺明以縱橫山野為志,為保育生態奔走,他談起山林雙眼發亮:「山,對我來說有種致命吸引力,每次上山就像談一次戀愛。」近來他加入原廣台主持《ali一起揹山去!》,和愛山之人交換情史,引領聽眾探索心中揹起的那座山。

族語「ali」意味著大家一起,一起踏尋山林、探索與原住民息息相關的文化連結,麥覺明說從事影像紀錄30年,原住民對於地勢的敏銳以及面對艱困環境的正向幽默,數度為他挺過難關。他在第4集中,和太魯閣獵人歌手暢聊了關於海鼠山的創作,「這座山有獨特的歷史背景,曾是日軍牧場所在地,並位於古道上,他將家鄉部落或祖先居住地的情景融入歌詞,讓我印象深刻。」

最愛登雪山 冰河地形豐富

問起麥導最愛的那座山?他苦笑難下定論,最後選擇開啟登山淵源的「雪山」,「還記得求學時暑假打工賺了錢,就買了一套Gore-Tex外套,然後第一次穿上它登頂雪山。雪山是台灣第二高峰,是冰河地形中最豐富的地方,還有玉山圓柏森林、黑森林等美景,甚至有台灣黑熊在附近活動。所以我非常喜歡這座山。」

麥覺明登山數十載,經歷不少驚險瞬間,他憶起八八風災期間,團隊挺進阿里山來吉部落,當時部落橋樑被沖斷,正好一根大樹被沖到溪中形成臨時橋樑,未料眾人渡河時突遇土石流,收音助理當場被強水沖走,麥覺明趕忙跳河搶救,全身覆滿泥沙,好在成功拉住助理,化險為夷。

攀奇萊東稜 遺憾生命無常

他更曾在南湖大山遭遇雷擊,「我們登頂時感受到雷電打在頭上,像有人拿石頭砸一樣,每個人都被嚇到,趕快蹲下爬行,匆忙下山。」還有次到松羅湖尋找黑熊,十幾個隊員慘遭虎頭蜂叮咬,讓他驚呼:「在台灣,虎頭蜂比黑熊還要危險!」而最遺憾的是2016年攀登奇萊東稜進行山椒魚研究,同行的賴俊祥博士意外墜崖身亡,「那次事件讓我們深深感受到生命的無常。」

麥覺明將這些年穿梭山林的寫照,帶進聽眾心裡,他期盼在52集節目中,有機會走出戶外,讓大自然形成最佳錄音室;對老部落很有興趣的他,也希望從原住民的觀點,聽聽屬於他們的歷史故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你可能還想看 more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