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寶媽三度罹癌陷恐慌!曾寶儀怒罵「講不聽」很自責:沒能將心比心
〔記者廖俐惠/專訪〕曾寶儀與導演男友林明謙推出紀錄片《交換禮物》,帶領大家以不同角度,重新思考並面對癌症,曾寶儀雖是以訪問者、敘事者的身分參與這部電影,但鏡頭外的她也是一位陪病者,母親「寶媽」三度罹癌,曾寶儀在每一次的面對中,都放下一點點、釋然一點點,並學習對別人以及自己都「寬容」。
曾寶儀接受專訪,談起自己身為陪病者的故事,想起寶媽在治療時會感到恐慌,恐慌就會坐不住、想起來動一動,「我以前會覺得很生氣,妳怎麼講不聽,不是叫妳休息嗎!」如今回頭看,曾寶儀反省自己無法將心比心,沒辦法體會患者的心情,「其實恐慌就是恐慌,你只能陪伴著恐慌的人,你不能在這個恐慌上面再加諸,這樣是不對的。」
曾寶儀認為《交換禮物》的上映,才是人與人之間「交換禮物」的開始。(記者胡舜翔攝)
先前有不少觀眾與她分享,在陪病期間充滿遺憾、壓力甚至感到自責,心情五味雜陳,曾寶儀認為這些都能放下了,「對或不對,在這個過程當中,真的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也不要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我們所有人都盡力了。」
她分享,拍攝《交換禮物》是希望大家可以改變看待自己與身體的關係,因為很多人不生病就不知道器官的存在,「不要等到那天到了才去關心身體,如果在『衰仔』(癌細胞)來之前就能很好陪伴自己的身體,你也不會那麼驚慌失措,能用更好的『家長』的心情,去面對家裡的衰仔。」
曾寶儀希望透過《交換禮物》喚起大家對身體健康的重視。(記者胡舜翔攝)
不過曾寶儀不諱言,有些事情再怎麼做準備,它要到來時還是會帶來巨大的悲傷。曾寶儀的爺爺在2011年過世,對她來說是相當大的打擊,更是她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她在爺爺過世後冒出許多疑問,「爺爺去哪了?我們還會再見面嗎?那我們是從哪來的?我們是誰?」於是造就了曾寶儀這10幾年來對生死議題的追尋。
「我以前去廟裡面看他的時候,還沒走進去就開始哭了,我好難過,我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一起做。」到後來,曾寶儀的淚水不是只有悲傷,反而還會與爺爺撒嬌,就像祖孫倆生前的互動一樣,「每個人終究都會走到這一天,我希望把那些後悔跟遺憾轉化成另外一個形式。」
她希望能夠盡量縮短悲傷帶來的衝擊,將悲傷變成愛,「他們(逝者)都留下了很珍貴的禮物,而你(生者)唯一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去看見這個禮物,然後收下它。」電影已在台上映。
場地提供:旅居文旅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