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寫文言文? 呂捷:既得利益者才能繼續掌握優勢
針對近期火紅的108課綱話題,補教名師呂捷也跳出來說話。(翻攝自呂捷臉書)
胡御柔/核稿編輯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出面痛批108課綱是無恥的課綱,文言文比重再度掀討論。究竟為何古文如此精簡呢?補教名師呂捷發表自身看法表示,「你可以稱這種現象叫做知識的傲慢,也可以稱之為學術密碼」,他以法律條文為例,雖然上面寫的都是中文,但普遍民眾都看不懂,「這樣他們才可以繼續掌握優勢」。
呂捷推測以前的人實際講話並非像文言文,2500年前文字只能刻在竹簡上,導致所有的對話為了刻寫方便、流傳後世,必須得精簡、精簡再精簡。不過,後來有人發明了造紙書、印刷術,為何古人還是要寫文言文?
呂捷揭曉答案,有一種腹黑的說法,古代財富是教育的門檻,要讀書識字並不容易,因此知識的話語權,就變成權貴階級的專利,也就是一種特權,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會輕易的把福利放出來,即便你有基礎的識字能力,也要寫得讓你看不懂。
從古至今,解釋論語的人多了個去,各派別的說法不一各持己見,呂捷說:「我們沒有要做學術研究,硬是去參透每個字的解釋、各門派的說法……只會讓閱讀變的艱澀且索然無味。這一次很多跳出來力挺的,要嘛就是靠這個吃飯的(掌握學術密碼)、要嘛已經脫離學生時代不用考試了」。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