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34》鄭宜農沒說台語挨批 聶永真:用謝謝代替道德綁架
鄭宜農發表得獎感言時,因未說台語引發部份網友批評。(攝影新聞中心攝)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第34屆金曲獎1日落幕,歌手鄭宜農以《水逆》連拿最佳台語女歌手、最佳台語專輯兩項大獎,不過,上台領獎致詞時未用台語,引發部份人士批評,此事也讓許多人反思自身對於母語的學習經驗。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在臉書分享自身經驗,強調每個人都應該被鼓勵用任何「自然、自由、自在」的方式來聽、說、感受母語,也更應該用「謝謝」來代替「道德綁架」。
聶永真說,大家生長在一個自由表述不需被審查的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當創作者站在舞台上發表感言,語言頻道的切換被放在過於政治正確的框架中檢討。(圖擷取自聶永真臉書粉絲專頁)
聶永真提到,他從小生長在半外省半本土的家庭裡,從小爸爸用廣東國語、媽媽用官方國語教育把他帶大,從小台語雖然講得「哩哩辣辣」,但聽力通暢,或許歸因於小時候媽媽跟阿嬤、阿姨還有鄰居聊天時多用台語,班上許多同學私底下也講台語的自然養成。小時候他跟妹妹、爸爸只會用國語跟阿嬤講話、阿嬤也只會用台語回他們,一家人也是從懵懂到溝通無礙。
回憶兒時娛樂,聶永真表示每天傍晚他都準時收看楊麗花歌仔戲,完全不會講台語的爸爸也會和他一起看;寒暑假或學校半天課的時候,就待在家邊吃飯邊看「天天開心」。聶永真說,林強的台語專輯、L.A. Boyz的中英台混種歌詞與更多的台語創作作品,以同等主流的力量為他的90年代青春期,帶來除了聽中文音樂外的詩情、奔放與樂趣。
聶永真認為,近十年許多原住民語、台語與客語專輯歌曲中常聽見的多語混種,也反映了我們一代代在不同母語成長環境中,多元語言透過大眾傳播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複合性,這不僅是「現實」,也是一種語言的包容與開放,更是讓許多人得以更容易且自在輕鬆地接觸到不同語言文化的機會,這就是文藝跟娛樂作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為公眾帶來的樂趣與影響力。
聶永真指出:「我們一路有五月天、滅火器、曹雅雯、阿仍仍、Matzka、葛西瓦、茄子蛋、彭佳慧、鄭宜農、阿密特、A-Lin正在用他們的才華、創作、自己在主流文化中的話語權,以他們自由意志決定隨時想說想唱或混唱的任一種或數種語言,傳播著他們的認同、追求,以及這個時代該有的各種聲音或混音,最幸福的受益者是我們。」
聶永真強調,每個創作者或閱聽人都有自己的認同建構方式,「我們生長在一個自由表述不需要被審查的國家,最不需要的就是當創作者站在舞台上發表感言時,語言頻道的切換被放在過於政治正確的框架中檢討」。對於台語說得不好、更完全不懂其他島上母語的他來說,他更感謝跟欽佩這些母語或跨語言的音樂創作者,用製作與創造力豐富手機歌單庫。
最後,聶永真則說,每個人都應該被鼓勵用任何自然自由自在的方式接近母語、感受母語、聽母語、說母語,大家更應該用謝謝代替道德綁架,同時也謝謝許多不同生長背景的音樂創作者,用自己的詮釋方式跟影響力,放大了母語們被傳播被聽見的機會。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