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為人生送行!法新社報導台灣女子葬儀樂隊
這張2月26日在台中拍攝的照片,捕捉了台灣全女子葬儀樂團「草屯大眾女子樂團」的演出場面。她們身著藍白制服,在喪禮上演奏薩克斯風,為親人送上歡樂告別。(法新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法新社13日發表一篇深度報導,聚焦台灣南投的「草屯大眾女子樂團」,這群樂手以鮮明方式將古老喪葬儀式與現代元素交織,為喪禮帶來新意。
報導中記錄了彰化一場喪禮的場景:樂手們身穿百褶迷你裙與白色長靴,伴著1980年代搖滾金曲《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的節奏,吹奏薩克斯風、敲擊鼓聲,領隊揮舞指揮棒引領隊伍前行,場面熱鬧非凡。
這支樂團承襲台灣鄉村喪禮遊行的傳統,專為希望以歡樂送別親人的家庭演出。創立於50年前的「草屯大眾女子樂團」最初由男性組成,現已轉型為全女子陣容。46歲的經理許雅慈表示,她不斷嘗試創新,讓這份工作與時俱進,打破傳統束縛。她的婆婆於1975年創團,當時女性樂手極少,隨著男性退休,她用女樂手取代,意外獲得客戶青睞。
法新社記者跟隨樂團兩天,記錄了她們在三場喪禮中的演出。清晨時分,樂手們換上手工製作的白藍制服,列隊演奏,音樂迴盪在田野間,為肅穆的儀式增添一抹活力。
草屯大眾女子樂團的成員在前往彰化市的葬禮現場時,在廂型車內休息。(法新社)
74歲的喪家成員蕭林惠香(音)在送別90多歲的親人時說:「這就像一場派對,不像傳統喪禮。她活到這把年紀,算是喜喪。」64歲的葬禮指導張誠財(音)也認為:「這種表演能為長輩的喪禮帶來氣氛,太安靜反而不好。」
這項傳統源自中國民間喪葬儀式,後來融入西方樂器,逐步演變成今日樣貌。56歲的音樂教師吳和育(音)解釋:「它的娛樂性受到重視,樂團才會不斷進化。」
相關新聞:鐵玫瑰熱音賞徵件至4/28 總獎金150萬元、1對1指導、安排演出
許雅慈也順應時代潮流,將原本的長褲制服改成超短裙,曲目加入五月天的《離開地球表面》等流行歌曲。雖然部分長輩最初不認同,但年輕一代卻相當支持。她笑著說:「只要是亡者喜歡的歌,什麼都能演奏,舊有的禁忌早就過時了。」
然而,這門行業正面臨傳承困境。許雅慈感嘆:「年輕人不願接手,我們漸漸老去,但這工作需要熱情和活力才能延續。」為維持生計,她將服務擴展到生日派對和開幕活動。從傳統走向現代,「草屯大眾女子樂團」不僅守護台灣的喪葬文化,更以創新展現其生命力,同時也反映出傳統行業在時代變遷中的挑戰。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