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遭傳「突去世」本人發聲了!談及大S病逝:完全不關注
羅子秦/核稿編輯
〔娛樂頻道/綜合報導〕「舔共藝人」黃安經常脫口親中言論,讓許多台灣民眾嗤之以鼻,豈料近來卻多次遭散播「突去世」的造假死訊;針對在網路上被惡意造謠,黃安不以為然還鬆口死後心願,他今(10日)也在微博PO文談及大S病逝一事,表示自己對此毫不在意,因為世間皆是生滅法。
黃安。(翻攝自微博)
黃安今天於微博PO文,指出大S病逝日本的新聞霸佔媒體版面一周,天天登上熱搜,幾乎無人不談,而自己大概是少數完全不關注的人。他認為,世間皆是生滅法,再過幾周就會逐漸冷卻。
黃安貼文提及大S病逝日本。(翻攝自微博)
黃安8日PO出自己被造謠「突去世」的哏圖,圖中可見,他被以黑白個人照呈現,文字甚至遭標上,「快訊!藝人黃安今下午突去世華銀行匯款」,且明顯刻意不將「去」、「世」兩字斷開換行。對此,他不以為然地說,「昨天我的新加坡朋友發給我的,說是蛙島網站發的我的死訊。算一算,這兩年我一共死了四次。」此外,他自爆死後心願,「因為我求往西方極樂淨土,而它們的行徑與三惡道相應,那裡才是他們要去的歸宿。」
黃安近來多次遭傳「死訊」假消息。(翻攝自微博)
黃安微博全文:
《只要出名就好了嗎? 》
佛家說人有五欲,即‘財色名食睡’,其中愛出名的慾望就在其中。
出名好嗎?嚴格講,好也不好,關鍵還是人。
正人說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亦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人出名之後,關注的人就多了,社會影響力也變大,眾善奉行的話,他的崇拜者也跟著有樣學樣,社會風氣還會好轉;如果他拼命作妖,影響可想而知。
所以說,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出名的,德行不夠,出名反而是害了他。
印光大師在光緒19年到普陀山,一事不為,他說自己只是個在法雨寺吃飯喝粥的僧人,即使偶爾需要他寫點什麼,他也不用‘印光’二字署名,而是用其他別名,例如他最常用的‘常慚愧僧’。
印光法師這樣低調的結果,在普陀山法雨寺二十多年,頗為安樂,終年無一人來訪,一封來信也沒有。
到了大清都亡了,印光大師的文章被轉載到佛學從報,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到了民國五年,北京一名居士徐蔚如,搜羅了印光法師的幾十篇文字,排版出版,定名‘印光法師文鈔’。
從此,印光法師說他之前的自在幸福完全喪失,每日訪客不斷,每月來信多達百多封,他又是一個凡事親力親為之人,出名之後,苦不堪言。
印光大師是個出家人,修行人,這些世間名利早已看破,不在乎了。要是放到現在,印光大師開始帶貨,1、2、3,上連結!
然後,肉眼可見的,印光大師人設開始崩塌,可惜了一位現代高僧。
每次我刷到一些談國際政治挺到位的博主,種了一些日子的草之後,看到流量上來了,搖身一變開始帶貨:兄弟們,我們介紹的這款醬香白酒,味道跟毛子一摸一樣,價錢不到毛子的1/10,要的朋友的話,點左下角頭像………………
對我的個性來說,挺不適應的。當然,人家也要生活嘛,但是在過去,這事兒是交給廣告的,不是演員自己上。試想若有一部‘新新三國’,諸葛亮舌戰群儒到一半,孔明先生突然說‘大家不妨休息一下,我來介紹各位一個新產品’,你們看到這裡會不會暈倒?如果是插播廣告,雖然很煩,但不齣戲嘛。
名利如浮雲,不過是因緣際會的產物,緣起就有,緣滅則無,真的沒必要太執著,更不要為了博眼球而去作。
某前女星在日本過世的新聞,霸屏了一周,天天熱搜,無人不談,我大概是少數完全不關注的人。因為世間皆是生滅法,眼下不是有人被封號了,過世女星的新聞已不再熱搜,再過一周,逐漸冷卻,再過幾年,我記得……………………
![點圖放大header](assets/images/bt-x.png)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