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訪)導演曝討海人心酸 揭秘黑鮪魚復活內幕

〔記者吳琬婷/專訪〕導演孫介珩的《第一鮪》揭露漁民在船上的辛酸與無奈,在短短5天內,克服船艙狹小、天氣及海況等層層關卡才完成拍攝。孫介珩透露,片中有2個鏡頭最為困難,其一是讓游安順躺在漁船裡零下負20度的冷凍庫裡,游安順只能輕裝上陣、卻完全不喊苦,躺到導演喊卡為止,事後發現游安順的雙腳還因此凍傷,敬業精神讓他很感動。

導演孫介珩在漁船上克難拍攝《第一鮪》,揭露漁民的辛酸與無奈。(記者胡舜翔攝)

另一幕則是拍攝黑鮪魚在水中游動的畫面,孫介珩說,因為海中黑鮪魚可遇不可求,所以劇組買來了比較便宜的黃鰭鮪,出動美術組「加工」成黑鮪魚,也由於魚買來已經死掉,拍攝時,還要由數個工作人員用線像木偶一般操作,才能讓魚「復活」,呈現在海中活跳跳的一面,過程讓他直呼「工程浩大」。

導演孫介珩(左)大讚游安順(右)演出表現敬業。(記者胡舜翔攝)

談到拍片契機,孫介珩表示,他在當導演之前,曾在學校做海洋政策研究工作,在一次研究中,訪談了全台灣超過50位的鮪釣船長,從中認識海上的多樣生活,後來開始拍片,就從過去研究經驗延伸成短片。他也說:「大部分新聞中漁船喋血事件,多半只報導船長和移工船員的紛爭結果,但深入了解會發現其中原因複雜。」盼透過短片一窺討海人的不同面貌。

導演孫介珩對環境、社會議題特別有感。(記者胡舜翔攝)

孫介珩的工作室名為「看不見電影工作室」,取名其實藏有深意,他說自己很喜歡導演楊德昌的《一一》,裡面的小男孩有段名言:「你看得到的我看不到,我看得到的你也看不到,我們眼睛長在前面,有一半的世界是看不到的。」所以小男孩不停拍照片,想把其他人沒看到的世界,拍出還給大家看。

孫介珩接著說:「我覺得《一一》這部電影對於影像的想像很打動我,我也很想把別人忽略的或是不是那麼顯性的議題,用另外一種大家可以理解的方式,講故事給大家聽。」這也是他對環境、社會議題特別有感的原因。《第一鮪》4月19日週日晚間10點,在公視播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