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匠人魂《千金一刻》 紀錄鍾春忠手作精神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文化總會今(24)日以劇院大銀幕形式發表「匠人魂」系列第10部作品《千金一刻》,影片主角鍾春忠,是擁有108年歷史「金和貴銀樓」的第三代傳人,至今仍堅持阿公創業時的精神,手工打造每件飾品。

「阿公就在開這個了,我現在如果不做下去,『金和貴』的字號就沒了,我們在艋舺開一百年了,那些字號就沒了,消失了,拍損(台語:可惜之意)啦,所以我一直要撐,就算沒賺錢,還是要做下去。」75歲的鍾春忠入行超過一甲子,他說,出生時家裡就開銀樓,從小看阿公和爸爸打金,「假如我沒有傳承,金工技藝就斷了,所以我做金工一定要強調自己的堅持,就是必須純手工。」

相較可快速量產的鑄模金飾,鍾春忠打一副耳環要花一天,他說,這項手工產業賺不了錢,年輕人不願意學,「金和貴」已是艋舺最後一間傳統手工製作的百年銀樓,但他愈做愈快樂,就算整天坐在店裡不出門也很開心。

文總副秘書長李厚慶透露,從小在萬華長大,鍾春忠是他國小同學的父親,小時候,他常在趴在「金和貴」店門口,看新打出來的飾品,就像看藝術的櫥窗,「匠人魂」系列,要傳達的不是技術,而是這些匠人的態度和精神。金和貴銀樓擁有108年歷史,常有觀光客造訪,他們不僅看飾品,對鍾春忠使用的工具也很感興趣。
(文化總會提供)
文總秘書長林錦昌(右5)致贈「匠人魂」錦旗,向金和貴銀樓第三代傳人鍾春忠(右4)致敬。
(文化總會提供)
鍾春忠拿出從阿公手上傳承而來的「花簿」,裡面記載了髮簪、手環、耳環、領帶夾等各式飾品的圖案,及纍絲、鏨花、搵花等金工技法。
(文化總會提供)
「金和貴」是艋舺最後一間傳統手工製作的百年銀樓。
(文化總會提供)
「金和貴」每件飾品都是純手工訂製,鍾春忠相當寶愛,有不少標上「非賣品」的作品。
(文化總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