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搶鮮看)《粗獷派建築師》一位難民的追尋 一場虛幻的美國夢
安德烈波帝在《粗獷派建築師》中移民到美國展開新生活,卻發現「美國夢」與他想像的截然不同。(UIP提供)
記者許世穎/專題報導
獎季大熱電影《粗獷派建築師》入圍本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女配角、男配角、原創劇本等10項大獎,繼先前春節連假搶先上映口碑場,終於在本檔新片正式在台上映。
該片由《逆光天后》編劇兼導演布萊迪柯貝特擔任編導,講述安德烈波帝飾演的匈牙利裔猶太建築師「拉斯洛托特」在納粹大屠殺中倖存下來,移民到美國展開新生活,卻發現與他想像的截然不同,美國夢也只是一場虛幻。
《粗獷派建築師》探討移民經歷與藝術創作之間的相似性,「粗獷派」建築風格也是片中一大重點。(UIP提供)
★以建築之名 探討移民與藝術的相似性
片名中的「粗獷派」指的是1950年代於英國崛起的建築風格,以裸露的混凝土或磚塊為特色的極簡建築,強調結構元素而非裝飾設計,主要興起於戰後重建計畫。導演柯貝特藉由拉斯洛打造的建築,來探討移民經歷與藝術創作之間的相似性。
憑著精湛演出再度角逐奧斯卡的波帝被看好二度封帝,他表示自己將《粗獷派建築師》視為「即使腳下的土地已被夷為平地,仍默默堅持、追求卓越」的故事,更形容這部電影涵蓋了一個男人30年的人生,「能用講故事的方式,讓角色有足夠的時間去觀察和體驗完整的生活,真的是太棒了!」
安德烈波帝在《粗獷派建築師》飾演匈牙利裔,本身和匈牙利早有淵源。(UIP提供)
★難民之子波帝 成功演繹難民建築師
波帝與匈牙利的淵源早於本片,他的母親出生於布達佩斯,在1956年匈牙利革命期間尚年幼,卻被迫逃亡成為了難民,她移民到美國後與片中波帝飾演的拉斯洛一樣,追求成為藝術家的夢想,因此波帝對於角色深感共鳴,身為匈牙利難民之子的身分也成為他演出的靈感來源之一。
先前波帝曾於奧斯卡封帝作《戰地琴人》飾演在納粹大屠殺時倖存的波蘭籍猶太鋼琴師「華迪洛史匹曼」,雖然角色截然不同,但他當時花了好個幾月研究和感受史匹曼的過往,「那個時代的恐怖氛圍仍然縈繞在我心頭,也讓我對拉斯洛以難民身分來到美國,這一路的慘痛經歷和無奈失落更能感同身受。」
安德烈波帝在《粗獷派建築師》飾演於納粹大屠殺中倖存的猶太建築師。(UIP提供)
《粗獷派建築師》近期橫掃各大獎項,已獲得327個獎項提名,並拿下118項大獎,片中3位主要演員安德烈波帝、費莉絲蒂瓊斯和蓋皮爾斯皆入圍奧斯卡,是否能順利獲獎,將於台灣時間3日登場的第97屆奧斯卡典禮揭曉。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