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王子逝世近1年 醫生認了以假名開鴉片類藥物給他

美國樂壇傳奇歌手「王子」因服藥過量致死,享年57歲。(翻攝自playbuzz.com)

〔記者陳昱均/綜合報導〕美國樂壇傳奇「王子」羅傑尼爾森,在去年的4月21日被發現倒臥自宅兼工作室的「派斯利公園」(Paisley Park)電梯裡,經救護人員急救後仍宣告不治,享年57歲,猝死的消息震驚全世界,但確切死因則是眾說紛紜;後來,法醫在完成相驗之後,證實王子是為服用過量鴉片類藥物(Opioid)才致死,而且調查人員後來還在他家中發現許多比海洛英效果強上50倍、含有強效止痛藥芬太尼(Fentanyl)成份的假藥,以及寫著別人名字的藥罐,但警方一直沒調查出他究竟是透過什麼方式來取得這些藥劑。現在王子逝世已經將近1周年,在最新被曝光的法院文件中,就顯示一名醫生曾在法庭上認了曾以假名開鴉片類藥物給王子服用,再度引發熱議。

王子被爆生前曾找多位不同醫生同時交叉開給他強效止痛的處方藥物。(翻攝自Billboard)

根據《PEOPLE》報導,在這份法院文件裡,顯示在警方持著搜索令到王子的「派斯利公園」進行搜查後,發現一個標著寫有「彼得布雷夫斯壯」(Peter Bravestrong)名牌的手提箱,而打開來後,則發現了數罐上面寫著「柯克強生」(Kirk Johnson)這個名字的藥瓶,瓶中的內容物則與外頭的標籤截然不同;後來麥可舒倫伯格(Michael Schulenberg)醫師就坦承過去曾以王子的保鑣「柯克強生」之名,為他開立了鴉片類藥物;至於「彼得布雷夫斯壯」這個名字,相關證人則表示這是王子在外出旅遊時常會使用的假名,讓他取得這類管制藥品的真相終於水落石出。

王子在死前曾被《TMZ》目擊在一周內跑住家附近藥局4次的身影。(翻攝自TMZ)

被捲入王子死亡案件當中的柯克強森,自80年代起就開始為王子工作,一直是王子的知己兼好助手,但是法院文件上寫著,他表示自己對王子的藥物成癮現象毫不知情,但王子自2010年動了臀部手術後,就開始依賴強效止痛藥「Percocet」,甚至出現藥物成癮的現象,若柯克強森跟在王子身邊這麼多年,不可能對他這樣的狀況全然不知,這部分說詞聽起來疑點重重;而柯克強森的委任律師F克雷頓泰勒(F. Clayton Tyler)後來則代他否認與王子取得這些鴉片類藥物的過程有任何關係,他在向《PEOPLE》所發表的聲明裡表示:「在檢視完被公開的搜索令跟口供後,我們相信柯克強森先生很明顯並沒有提供王子這些造成他死亡的藥品」,極力為自己的委託人開脫。

在導致王子服藥過量而猝死的鴉片類藥物藥瓶上,印有他的的保鑣兼夥伴柯克強生(圖)的名字。(翻攝自PEOPLE)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