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景美人權紀念碑竣工 白恐受難者見故友痛哭

景美人權紀念碑目前載有7,628位受難者姓名,其中773位被判槍決,卒年以深紅色註記。 (記者楊明怡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景美人權紀念碑」今日竣工,由文化部長洪孟啟陪同白色恐怖受難者吳聲潤、張常美、陳明忠、蔡焜霖、蘇友鵬、郭振純、馮守娥、陳孟和、蔡寬裕等人,將刻有他們名字的碑石安放於紀念碑上,完成竣工儀式。

目前紀念碑上共有7,628位受難者姓名,其中773位被判死刑。不少受難長輩企圖從名單中尋找難友的名字,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前會長吳聲潤在看到被槍決難友張萬枝、傅慶華的碑石時,便忍不住放聲大哭:「我來看你了……」

蔡寬裕表示,台灣人權發展崎嶇坎坷,頒行憲法後4個月,就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限縮人民權利,更因實施戒嚴,「人民自由被剝奪,甚至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間長達38年零56天。」他希望文化部與人權館籌備處「繼續努力落實轉型正義。」在放置完刻有自己名字和受難刑期的碑石後,蔡寬裕有些激動,後洪孟啟一路握著他的手,送他離開現場。

人權館表示,碑石左上角為受難刑期,碑石凸起者表示被判無期徒刑的受難者,「若因為減刑或特赦出獄,就會標示出獄的年分。」宣判死刑並執行槍決者,以深紅色塗記殉難年分,「展現台灣社會走過白色恐怖時期的斑斑血淚」。

受難者陳孟和說,當初很多受難者刑期很長,有些被判無期徒刑的,雖然後來出獄,但出獄沒多久就過世了,「還活著的幾乎今天都來了」,他希望人權館能在碑石上註明。受難者張敏生之子、台灣地區政治受難人互助會秘書張曉霖則說,有些受難前輩他聽父親提過,但今天卻沒看到他們的名字。

籌備處主任王逸群表示,紀念碑竣工只是第一步,單靠一塊碑石「很難記載所有大家想要知道的內容」,人權館明年會為每位受難者作傳,記載其受難事蹟,並以數位資料庫的方式保存,方便民眾搜尋、了解。

「這個名單絕對不是最後的名單」,王逸群說,設立這座紀念碑除推動轉型正義記憶保存外,另一目的就是讓大家來找,如果發現有受難者名字不在上面,可以跟人權館申請,人權管會透過調查,徵集、調閱資料等方式,由委員會開會審定,再把名字放上去。

景美園區人權紀念碑將於10日開放,詳洽:02-22182438。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