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孟倫/報導〕6月底的馬其頓共和國,還有著20多度的舒適氣溫,走在首都史高比(Skopje)的街頭,一處公園廣場掛著各種抗議布條。趨步向前一探究竟,幾位參與集會的志工看到我這個外國人,立刻主動用英文向我說明,堅決反對馬其頓政府與希臘片面達成協議──把國號更改成「北馬其頓」,他們認為「馬其頓就是馬其頓」(Macedonia is Macedonia),反對貿然改名。
但好端端的,幹嘛要改國名?與希臘又有何關係?我們從歷史課本知道,古希臘的亞歷山大帝(Alexander)來自馬其頓,但古代馬其頓的領土範圍遼闊,相較現今的馬其頓國僅占一小部分,而且人種也不一樣,目前馬其頓國居民是後來遷入的斯拉夫民族,並非希臘人;因此,當馬其頓獨立後使用這個國號,遭到希臘強烈杯葛抵制,兩國也因為國名問題,爭議長達27年。
最近,馬、希雙方政府各讓一步,同意以「北馬其頓」取代原有國名,一來原名仍被保留,二來也可資識別;不過,問題可沒這麼順利解決,仍有許多民眾不贊同,馬其頓政府今年9月底要舉行全國性公投,讓人民來決定。
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的馬其頓,面積是台灣2/3,人口僅200多萬人,宗教信仰主要是東正教,占6成多,回教約3成;雖然過去曾經是共產體制國家,但民眾相當友善而不冷漠,當地消費也比台灣便宜,一杯咖啡約新台幣25~35元,0.6公升可樂一瓶約新台幣20元,物價相當親民。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