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時尚大道】做客聖路易

鑽石雕紋凡爾賽花瓶。最小10公分,16,000元;最大40公分,277,090元。

記者方惠宗/法國弗巴克鎮報導、攝影

我們在故居餐廳用午餐,水晶吊燈與水晶杯營造溫馨氣派。

聖路易水晶工坊位在距離法國弗巴克小鎮大約一小時車程、名為聖路易(Saint-Louis-lès-Bitche)的僻靜小村裡。

聖路易水晶工坊。上流社會、皇室、總統宴會所用的聖路易水晶,即出自於此。

隸屬Hermes集團的法國水晶品牌聖路易Saint Louis,正在台北Bellavita購物中心辦展,每座水晶吊燈都有高昂價格。記者日前開跋到產製這些水晶作品的工坊,從巴黎的清晨搭法國高速列車TGV抵達弗巴克鎮;這是法國東北與德國邊境、洛林省(Lorraine)最小的行政區。經過接駁,終於來到聖路易小村、起於1586年的水晶勝地。

從熱處理、冷加工、繪飾到品管的水晶製程。聖路易如今聘請多位出自法國穆蘭(Moulins)和薩伯格(Sarrebourg)等職校培訓的工匠,學徒從16歲開始,需歷練6到8年的培訓

這個小鎮很孤僻,居民生活方式也以工坊為中心。聖路易工坊代表、Bertrand Feuga先生,引我到工坊對面、創辦人之一的故居。一幅繪於1836年的畫,馬上讓我進入小村與世隔絕的氣氛:「從這幅古代小村風景畫看,你會發現此時的景緻與當時幾乎無異。那個年代的工匠都住在工坊附近。燒窯的溫度一到,就有人搖鈴、通知上工。最輝煌的時候,工匠連要離開村莊、放個假,得提前兩年申請。」

懸掛於古時燒窯上方的水晶吊燈,華麗而壯觀。

1586 工坊落地生根

工坊創辦人之一、Aimé-Gabriel d’Artigues的故居與世隔絕又古老,在陰雲、叢林裡,顯得詭譎。

1586年,一位工匠發現這裡的土質成分,以及茂盛的山林資源,符合發展玻璃所需的條件,加上鄰近好多村莊,都是穩定的市場,於是落地生根。

1767年,法王路易十五賜予「聖路易皇家玻璃」。聖路易工匠在1781年發現將玻璃變得更晶瑩,而硬度、亮度更優的水晶配方:加入固定比例的「鉛」。

儘管現代電力和煤氣替代以木材、煤作為焙爐燃料的方式,水晶製作也僅於燃料的改變,工法遵循古法傳承。

引人入勝 千花文鎮

緊鄰工坊的博物館,以往也是工坊的一部份。懸掛於古時燒窯上方的各式水晶吊燈,美麗壯觀,看得人們目眩神迷。

循著無階梯式步道,繞著吊燈照耀的燒窯而上,連貫的互動陳列區首先展示水晶的透光度與清脆聲,與玻璃有何不同,接著就是從古至今的水晶傑作。

一件件歷史典藏,除了文字說明,還有影片介紹,引人入勝。譬如千花(Millefiori)文鎮, Millefiori是義大利文,意思是千朵的花;由兩位工匠將彩色水晶拉成細條,再切割截短,接著將截短的千花細密排列圖樣,成為文鎮中央的圖案。聖路易的第一只水晶文鎮就是千花文鎮。

水晶 基本製程

進到工坊,除了工作用燈,我們看不到什麼現代化的特徵。最直接的感受,除了高溫的氣流,還有偶爾飄起的灰燼。

無論吊燈、杯、壺、文鎮等水晶品的誕生,大致經過

【1】熱處理,將原物料在高溫1350℃的熔爐中冶煉,如熔岩的水晶漿貯存至恒溫1200℃的「收集區」;工匠以長杆吹製、塑形水晶漿。

【2】冷加工,工匠開始切割、雕鑿,打磨水晶製品。;

【3】繪邊裝飾,美化已經成形的作品;

【4】品質檢驗,最後最多有一半的製品在此被淘汰,先前的辛苦也化為烏有。透明水晶可回收燒熔再製,套色過的製品,則無法回收。

◎部份圖片提供/聖路易水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