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好友視角 看見席德進傳奇
席德進〈自畫像〉,1951,油彩畫布裱於木板,51.5x43cm,蕭珊珊女士收藏。(池上穀倉藝術館/提供)
記者凌美雪/專題報導
席德進的水彩風景意境至今難被超越,但這幅2男人蹲姿的〈閑日〉(1970,油彩畫布,91×91cm),把人像畫成風景,策展人刻意將此畫與其他風景畫作並陳,吸引了目光焦點。(記者凌美雪攝)
去年是席德進逝世40週年,也是他自1951年遷台後70年,席德進移居台灣後,以創作實踐了藝術家對所生活土地的愛,因此,國內各公私立藝文館舍自去年起推出一系列紀念席德進的特展,包括國美館主辦的「茲土有情」巡迴最終站正於宜蘭美術館展出;而台東池上穀倉藝術館則繼「歷史就是我們自己」之後,再推出第2檔「傳奇 席德進」特展,透過席德進生前知交好友的視角,看看這個一生都是精采故事的藝術家,如何真實活出自我。
席德進較少見的〈抽象畫(福祿壽)〉,1964,油彩畫布,73x97cm,私人收藏。左後方為席德進的相關報導與文件資料展示區。(記者凌美雪攝)
「傳奇 席德進」特展獲得14位私人藏家與7位當年席德進的青年友人支持,出借鮮少曝光的收藏,從不同角度展現席德進藝術上的多重面貌。展覽就以1951年28歲來到台灣的席德進〈自畫像〉揭開序幕,接續展出他從歐洲返台沉澱後,對於人像與景物繪畫的探索,包括透著華美與自信的華嚴畫像、仿若帶著心事的林婉珍等,甚至地上蹲著的閒人姿態在他筆下都充滿敘事性。埔里風光、觀音山的梯田、淡水的孤舟、日月潭的金草蘭……留下台灣生活裡樸實的風景。還有席德進發現罹癌後,在生命盡頭的奮力之作;許多作品都是歷經數十年後,首次公開展出。
位於台中大度山的閩南式公墓,是席德進親筆草圖設計,後續由李乾朗完成墓園的監製執行工作。(記者凌美雪攝)
展覽最特別之處是7位故友的珍藏,分別有攝影家張照堂、阮義忠、謝春德、郭英聲、林柏樑,雄獅美術創辦人李賢文及文資專家李乾朗,包括席德進送的畫作、書法、攝影作品,和他們鏡頭下的席德進,搭配各別親自書寫對席德進的情誼與懷念的手稿,並陳展出,可說是透過好友視角,回顧席德進的人生。
「傳奇 席德進作品私藏展」,在池上穀倉藝術館(台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展出至4月3日,詳詢台灣好基金會×池上穀倉藝術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rtchishang/)。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