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專訪)香港獨立電影導演 記錄社運軌跡

林子穎(右起)、崔允信、盧鎮業、陳梓桓來台遇豪雨。(記者賀靜賢攝)

記者賀靜賢/專訪

南台灣飽受炸彈雨侵襲,香港獨立電影導演一行11人,應邀參加高雄市電影館企劃的「高雄.香港獨立電影節」專題,仍有不少影迷冒大雨前去觀賞、交流,甚至心有所感而熱淚盈眶。電影館今年與香港獨立電影人「影意志」合作,映演包括《地厚天高》、《亂世備忘》、《那年春夏‧之後》等7部長片,像是集結記錄了近年港人參與社會運動的軌跡,還或深或淺的帶出新一代港人的「鬱悶情結」。

《亂世備忘》由20段備忘組成,記錄雨傘革命中的面孔。(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盧鎮業反高鐵 陳梓桓記錄雨傘革命

《那年春夏‧之後》聚焦2010年香港多次社會運動,導演盧鎮業說自己當時才大學畢業,因為學電影,所以帶著攝影機,邊參與反高鐵運動並邊拍攝,拍完後剪接、放上Youtube,受老師鼓勵而拍成紀錄片,也有了《那年春夏‧之後》。相反的,並非學電影的《亂世備忘》導演陳梓桓,以20段長短不一的「備忘」為結構,記錄2014年的雨傘革命,呈現真實且別具新意。陳梓桓說自己其實也參與了的反高鐵抗爭,2014年他由參與者變觀察者,觀察到香港的公民運動,不斷進步。

《憂憂愁愁的走了》兼具實驗和寫實,是余文樂(左)早期的大銀幕作品。(高雄市電影館提供)

崔允信的《憂憂愁愁的走了》是2001年作品,不但是香港首部「逗馬」獨立長片,也是余文樂早期大銀幕作品。崔允信說,1996年他與導演許鞍華拍紀錄片《去日苦多》,記錄第一代香港人在這片土地上的努力和情懷,而身為享受豐碩果實下一代,他想藉《憂憂愁愁的走了》,來看現代人如何看97後的香港。他以「被主流電影工業排斥於門外」形容香港獨立電影導演的處境,但也說現在的香港獨立片,因為聚焦香港的命運和政治,即使播映的地點極受限,但總能吸引很多人關注,「比我那時的作品受歡迎多了」。

數位拍攝成本低 台港多交流

現實壓迫下,獨立電影之路已屬艱辛,崔允信說,現在香港很多電影,不能反映香港年輕人對這個社會的感覺和整體氛圍;去年他們曾舉辦台灣新浪潮電影的影展,大家對於當時的新電影宣言就很有感覺;「雖然台灣是在進步,而香港是在退步(指政治環境),但香港的公民社會相對在進步,現在數位拍攝成本低,如果年輕人願意拍,希望他們有一個發揮的空間」、「他們處在鬱悶的社會,拍出來就會很悶」。他認為,像導演侯孝賢當年的作品,其實都能反映當時的社會氛圍,他認為這是香港的獨立電影工作者,最能夠效法和學習的。

「高雄.香港獨立電影節」至本月31日為止,完整資訊可上高雄市電影館官網http://kfa.kcg.gov.tw/ ,或臉書粉絲團查詢。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