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植物界惡形惡狀上演驚悚片!蘭花竟是詐騙大師

〔記者許世穎/綜合報導〕博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是進化論的奠基人,他的著作《物種起源》與物競天擇的論點震撼學術界。動物星球頻道《惡形惡狀的植物》節目,就是以達爾文的論點與實驗為基礎,介紹三種食蟲植物獵食的方式,以黏液陷阱困住獵物、透過建立共生關係取得肥料、以捕夾式陷阱獵物,說明這些植物是名符其實的食肉者。

《惡形惡狀的植物》:具黏液陷阱的植物會把昆蟲黏在葉子再內捲包覆 。(動物星球提供)

達爾文認為食蟲植物為了維持生長,會進化以各種方式獲取動物性營養。食蟲植物獵食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具備「黏液陷阱」的植物,比如「毛氈苔」,它們覆蓋著一球球的黏液,可以直接把昆蟲黏在葉子上,葉片再內捲把昆蟲包覆起來,葉片上的腺體分泌化學物分解消化屍體。達爾文把不同物質放到葉子上,記錄植物的反應,他發現牛奶、肉等含氮的物質會觸發黏液陷阱,反之對石頭或紙則沒有反應。

第二種食蟲植物不具備消化腺體,透過與昆蟲發展共生關係取得養分,南非的「捕蠅幌」佈滿樹脂黏液,當蟲子被黏液困住時,此時住在捕蠅幌的刺蝽因為身上有一層不黏蠟,可以自由行動把獵物吃掉,再排便提供捕蠅幌消化過的肥料。

《惡形惡狀的植物》:昆蟲掉入紫瓶子草滑溜的表面,會被淹死再消化。(動物星球提供)

第三種是以捕夾式陷阱獵物,如外型鮮豔奪目的「捕蠅草」,達爾文經過實驗發現這類植物的每個葉瓣表面有三根細毛,功能如同葉片閉合的觸發器,20秒內連續觸發二根細毛,捕蟲夾會以三分之一秒的速度猛力關上困住獵物,再釋放化學物質殺死昆蟲。東南亞雨林的「豬籠草」則是以精巧的捕蟲籠為陷阱,捕食粗心掉落的獵物,博物學家甚至發現哺乳動物困在豬籠草裡,他拍下的照片更在各地的報紙瘋傳。

為了證明進化論物競天擇的論點,達爾文對生物進行仔細研究,過程中他發現蘭花不只種類及外型眾多,還進化發展出各種奇特的授粉方式。蘭花科擁有25,000種,這驚人數字歸功於蘭花特殊的基因與構造,一般同品種的花擁有相同花瓣,但蘭花卻能發展出各種樣貌的花瓣與唇瓣,不同的唇瓣構造也產生不同授粉機制。

「仙履蘭」的唇瓣呈橢圓深囊狀,當蜜蜂被鮮豔花色吸引從唇瓣爬進囊底,掉入又深又滑的囊底讓它無法從原路逃出,只能從另一個較窄的出口掙脫爬出,掙脫過程中花粉就會沾黏在蜜蜂背上,這隻蜜蜂沒得到好處卻又能幫忙授粉到另一花株。

《惡形惡狀的植物》:東南亞雨林的「馬來王豬籠草」是世上體型最大的豬籠草。(動物星球提供)

還有一種充滿心機的「蜂蘭」,這類蘭花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模仿雌蜂的氣味,誘騙雄蜂前來交配,等到雄蜂發現上當了,只好帶著滿身花粉悻悻然離開。達爾文也透過實驗發現,不製造花蜜的蘭花會讓蜜蜂產生警惕,為了不再次受騙上當,會找不同種花株下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蘭花擅長異花授粉,可以發展出如此多元的種類。

時至今日科學家仍對蘭花充滿好奇,英國甚至有學校設置蘭花研究與繁殖中心,學生能參與協助各地植物學家培育並照顧各品種蘭花,持續研究揭開更多蘭花的未解之謎。《惡形惡狀的植物》,5月8日及15日星期日晚間9點在動物星球頻道播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