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車禍脊髓損傷父扛重擔 溫金盛省思生死「沒人想這樣活著」

導演楊孟嘉推出《下一站》紀錄片。(公視提供)導演楊孟嘉推出《下一站》紀錄片。(公視提供)

〔記者李紹綾/台北報導〕楊孟嘉致力於編劇及導演,作品曾入圍金鐘獎及國內外影展肯定,題材及影像風格呈現多元發展,這次推出《下一站》紀錄片,以中立的角度,詳實紀錄脊髓損傷重症患者溫金盛和其父親溫朝楊的生活,邀請觀眾一同省思安樂死的意義、生與死的正反論述。

《下一站》紀錄脊髓損傷重症患者溫金盛(中)和其父親溫朝楊(右)的生活。(公視提供)《下一站》紀錄脊髓損傷重症患者溫金盛(中)和其父親溫朝楊(右)的生活。(公視提供)

《下一站》使用無配樂渲染情緒的黑白色調長鏡頭、佛經探討生死的語句、半紀錄片半影像詩的方式,呈現溫金盛因年少車禍意外造成四肢癱瘓,臥床25年的日常與無奈,導演楊孟嘉坦言,透過拍攝在溫金盛身上看見「生與死」的矛盾,他說:「他是有意識地活著,但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不僅無法生活自理,也找不到活下去的動力,如同死亡般地活著。」

《下一站》紀錄脊髓損傷重症患者溫金盛的生活。(公視提供)《下一站》紀錄脊髓損傷重症患者溫金盛的生活。(公視提供)

面對肢體無法動彈,意識仍清醒運作,溫金盛無奈說:「一輩子癱瘓躺在床上,應該沒有人想這樣活著。」被生不如死的人生折磨,溫金盛曾為了生存,積極找到使用電腦校稿的工作,希望能自給自足甚至幫忙家裡增加收入,卻因身體狀況無法負荷而中斷,對於家人辛苦的長期照護,所造成的精神及經濟壓力感到自責且不捨,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因而大力推動「安樂死」能造福人群的論述,然而70多歲的父親溫朝楊則秉持著「好死不如賴活」的人道立場,努力扛起照顧的責任,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地生活,其他都不必奢求,但他卻也無力改善家庭現況與溫金盛的病情,父子只能日復一日、相互牽絆。

《下一站》主視覺。(公視提供)《下一站》主視覺。(公視提供)

溫金盛的故事就像一面鏡子,讓導演楊孟嘉更了解自己看待生死的態度,他坦言:「我看見自己對死亡的恐懼、看見對生命的無奈、更看見對生死的無能為力。」希望透過《下一站》的拋磚引玉,讓觀眾理解並同理「身而為人卻無法自由生活」的困境,進而思考生和死的意義。他認為,安樂死和安寧緩慢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一樣,都可以是一個選項,若未來安樂死立法通過,當人們更靠近死亡,或許會更加珍惜生命,好好地活著。

《下一站》12月17日晚間10點於公視頻道播出。

點圖放大header
點圖放大body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