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從建築找尋時代的演變 王大閎書軒體驗未竟之夢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為紀念甫逝世的「建築詩人」王大閎,今(6)日於圓山美術公園舉辦《世紀王大閎》新書出版暨「王大閎書軒DH Cafe」啟運發表會,書籍結合建築界人士的文章,以文學、建築、故居面向,體現王大閎建築創作以及人文思想,書軒將結合餐飲、書店、展覽等復合式藝文空間啟運,極具實驗性質。
《世紀王大閎》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策劃出版,收錄了18位建築專家學者的文章,主編郭肇立教授表示,建築界朋友對於王大閎先生所有的記憶均重現在此書中,包含了王大閎珍貴的歷史資料。書籍封面設計,採用王大閎自宅內的月洞窗戶造型,雷射雕刻的紅色內裏、金色印字形成虛實呼應的窗型,體現藝術建築師的特殊風韻。
於北美館旁重現的王大閎自宅對面之書軒,外觀為輕盈通透的長方體,以大面積玻璃與實木打造的外牆,將周邊光線自然引入,裡頭的透明玻璃映照周遭出花木景緻,王大閎兒子王守正曾表示,父親此生最大的遺願是未能完成登陸月球紀念碑,因此文心藝術基金會委託藝術家陶亞倫為攝影作品《登陸月球紀念碑》製作一組VR裝置,透過虛擬實境重現經典作品,一圓建築詩人未竟之夢,書軒未來將注入餐飲、書店、策展、講座文創等多樣元素,參觀民眾可以透過聊天、喝下午茶的方式,體會出許多時代建築、或者王大閎的故事,滿足對於生活品味的想像。
王大閎一生設計的建築物不計其數,其中國父紀念館最為知名,尤其在戰後物資相當貧乏的臺灣,以有限材 料蓋出國父紀念館,實屬難得,王大閎亦著有文學小說《銀色的月球》,將《道林·格雷的畫像》小說譯寫 為《杜連魁》,因此有「建築詩人」的美譽。王大閎書軒。(記者陳昱勳攝)建築師王大閎1953年興建的「建國南路自宅」,重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旁的圓山美術公園內。(記者陳昱勳攝)主編郭肇立教授。(記者凌美雪攝)發表會現場,藝術行動表演。(記者陳昱勳攝)王大閎先生的《登陸月球紀念碑》原稿。(陶亞倫提供)《登陸月球紀念碑》虛擬實境畫面,石碑上刻著,參與第一次登月計劃重要的人名。(陶亞倫提供)
《登陸月球紀念碑》虛擬實境相關影片: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