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在東京,一個旅人─何德來「吾之道」回顧展

何德來1950年代至1960年代以日月星辰為創作主題,左圖為1962年的〈黎明〉,右圖為1963年的〈明月〉。何德來1950年代至1960年代以日月星辰為創作主題,左圖為1962年的〈黎明〉,右圖為1963年的〈明月〉。

文.攝影/吳垠慧

何德來的畫布背後藏有詩文,北美館將其與畫面並陳,觀眾得以窺見畫布背後的世界。何德來的畫布背後藏有詩文,北美館將其與畫面並陳,觀眾得以窺見畫布背後的世界。

在日治時期接受西洋畫教育的台灣藝術家當中,何德來是相當「異數」的一位:畢生多數時間居住在日本,仍經常透過繪畫、詩作傳達對故鄉台灣的感懷,他的繪畫自由地兼容台灣與日本文化、東方與西方藝術、繪畫與詩歌於一體,成為何氏獨樹一格的「吾之道」,超越文化或國界的分野。

何德來1974年出版類自傳的日文詩集〈私の道〉(吾之道),是研究何德來的重要線索。何德來1974年出版類自傳的日文詩集〈私の道〉(吾之道),是研究何德來的重要線索。

2024年為何德來120歲冥辰,台北市立美術館由館內策展人廖春鈴、林宣君策畫「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集結北美館、家屬、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李澤藩美術館、新竹市文化局等多方收藏,展出油畫和許多未曾曝光的書法、水彩、素描、筆記、手稿、照片等文獻檔案共200餘件,這是繼1994年北美館「何德來90紀念展」之後,攸關何德來的大型回顧展,介紹這位外界相對陌生、作品卻相當具有當代性的前輩藝術家。展期即日起至10月22日。

何德來1957年畫作〈太陽〉。(北美館提供)何德來1957年畫作〈太陽〉。(北美館提供)

「吾之道」展場入口,摘錄何德來的日文詩句:「日輪の輝くところ 月星の微笑むところ 心のふるさと」(中譯:太陽輝照時 星月微笑處 吾心之故鄉);在展場出口、何德來的自畫像旁,引用了昭和45年(1970年)9月,他在東京柳屋畫廊個展的一段自述:「(中譯)9歲時,明治45年3月,從台灣的山村出發,搭乘黑色輪船(信濃丸),由神戶港上岸,來到日本這個國家留學。歲月悠悠已57載……如今我很幸運能有作畫的機會。雖然未臻成熟,每一幅每一幅都是我的心靈日記……」當時66歲的何德來,對故鄉仍是念茲在茲。

何德來1951年畫作〈今日仍在描繪和平之夢〉。(北美館提供)何德來1951年畫作〈今日仍在描繪和平之夢〉。(北美館提供)

生於南島,長於東京

何德來的書藝創作自成一格,會以墨色濃淡不同的2支筆同時書寫。(左1)記錄1959年蘇聯火箭發射成功,(中間)記錄1972年中華民國和日本斷交。何德來的書藝創作自成一格,會以墨色濃淡不同的2支筆同時書寫。(左1)記錄1959年蘇聯火箭發射成功,(中間)記錄1972年中華民國和日本斷交。

何德來一生多數時間在日本度過,自承「日文95分,台灣話70分,北京話0分」,1974年出版類自傳的詩集《私の道》(吾之道,或譯我的路)展現深厚的日文造詣,為後人研究其人和藝術的重要參考,顯見日本文化對他影響至深,然其終生都未入籍日本。

何德來和妻子秀子鶼鰈情深,左圖的新婚照攝於1930年代;右圖是攝於1954年的生活照。何德來和妻子秀子鶼鰈情深,左圖的新婚照攝於1930年代;右圖是攝於1954年的生活照。

何德來1904年生於新竹州淡文湖庄(今苗栗縣造橋鄉談文村),5歲過繼給親戚當養子,9歲赴日就學,13歲返台參加台中一中考試,1921年畢業隔年再赴日欲報考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簡稱東美),不料1923年發生關東大地震,歷經一番波折,1927年何德來以榜首考入東美,師從油畫家和田英作。

何德來1930年畫作〈針與線〉,以妻子秀子常用的針線盒為靜物畫主題,秀子過世後又賦予縫合喪妻傷痛的新意涵。何德來1930年畫作〈針與線〉,以妻子秀子常用的針線盒為靜物畫主題,秀子過世後又賦予縫合喪妻傷痛的新意涵。

日治時期的藝術家多數是在國語學校接觸到西洋繪畫,何德來卻是在台中一中期間自行摸索獲得樂趣,而立志要報考東美學藝術。廖春鈴表示,目前還不清楚何德來的藝術啟蒙從何而來,這次展出年代最早的〈聖女〉(或譯處女)(1920)是何德來16歲之作,已嶄露早慧的藝術才華,然而這幅畫的創作緣由依舊充滿謎團。

何德來1973年畫作〈背影〉描繪妻子秀子彈琴的背影。(北美館提供)何德來1973年畫作〈背影〉描繪妻子秀子彈琴的背影。(北美館提供)

如願進入東美的何德來,學習之路並不順遂,自我調侃以「倒數第二名畢業」,期間業已體悟到正規美術學校體系及官方展覽機制的封閉性,他不參加「帝展」等官辦展覽,也不執念於官方認可,「決心自己要走自己的路」。

何德來1971年畫作〈豆腐〉刻劃夫妻的生活點滴,當時妻子秀子罹病住院。(北美館提供)何德來1971年畫作〈豆腐〉刻劃夫妻的生活點滴,當時妻子秀子罹病住院。(北美館提供)

1932年畢業後,何德來返台,和李澤藩等人成立「新竹美術研究會」,對故鄉的現代美術推展同樣熱心,1934年底因胃疾再度返日治療,1956年曾回台在中山堂舉辦個展之外,直到1986年過世都未再踏上故土台灣。

何德來1964年畫作〈五十五首歌〉由多首和歌文字構成夜空和山巒。(北美館提供)何德來1964年畫作〈五十五首歌〉由多首和歌文字構成夜空和山巒。(北美館提供)

即使如此,無論是繪畫、書法或詩作,經常可見何德來將台灣入題,或以太陽、月亮比喻孕育他生命的故土,如:畫作名稱為〈月〉(1932),月亮形狀卻如台灣島;寫於昭和56年(1981年)的書法〈山青水清〉:「山青水清與紅屋瓦的台灣島,是我出生與成長之地」等,都可見到他對故鄉的歌詠與感懷。

何德來1932年畫作〈月〉,月亮形狀宛如台灣島。(北美館提供)何德來1932年畫作〈月〉,月亮形狀宛如台灣島。(北美館提供)

寫字像繪畫般地自在創作

何德來「吾之道」回顧展年代最早的畫作、1920年的〈聖女〉(或譯處女)。何德來「吾之道」回顧展年代最早的畫作、1920年的〈聖女〉(或譯處女)。

何德來的作品涵蓋西畫、東洋畫、書道和詩歌寫作,身處日本接受更廣泛的西方現代藝術思潮,也承襲日本書藝引詩歌文字入畫等傳統,他的繪畫創作涵蓋寫實和意象性的創造,也實驗將文字與圖像融會一體,他的妻子秀子曾形容「你寫字像繪畫般」,可見不囿於單一風格,是何德來藝術「吾之道」的特色。

何德來留下為數不少的書法作品,過去鮮少展出。何德來的書法是自學而成,更不斷嘗試改變傳統書法的成規,他將漢字轉為視覺符號發展出字形美學,像是同時用2支墨色濃淡不同的毛筆書寫,或用2支不同顏色的筆寫下〈愛〉(年代不詳)、〈無〉(1956)、〈心〉(1961)等單字,讓書法字如疊影一般,為傳統筆墨尋求現代的新表現;又如代表作〈五十五首歌〉(1964)乍看是描繪月夜下的山巒,近觀方知他是以「台灣」為起首、「富士」結尾的多首和歌文字自述一生,並以此構成夜空,山巒也是由日文漢字組成。

籌辦這次回顧展期間,策展團隊得以全面性地打開何德來的作品畫框,發現畫布背後藏有許多文字「密碼」:有詩作、也有和作品相關的文字註記,提供考據珍貴的線索。例如:在1950年代晚期至1960年代中葉、何德來創作最旺盛的時期,他大量描繪「日月星辰」主題,將藝術內涵提升到宇宙向度,可見到他在〈夕陽鐘聲〉(1951)畫布背後的詩作寫著:「諄諄的 教誨我 紅紅的夕陽 沉入西方」;而在描繪深邃星空的〈星夜〉(1961)畫布背後則寫到,該幅畫作可視展出情況,來轉動畫面懸掛的方式,當時可謂前衛的想法。

像月亮般溫柔的母親和妻子

何德來5歲被收養,透過創作傳達對生母的孺慕之情,像是:〈西湖之夢〉(1952)、〈吾之生〉(1958)、〈母與子〉(1959)等作品,也寫下:「月亮 走到哪裡都會跟隨著來 好像我溫柔的母親一樣」。策展人林宣君表示,生母在何德來的心目中是理想型的形象,他曾形容母親的臉就像聖母瑪利亞,在〈吾之生〉畫中描繪的母子如宗教畫般聖潔,文字寫到:「跟母親在一起 那是很久以前的回憶 故鄉 淡文湖的雨 淡文湖的月」,當時54歲的何德來仍心念著過世27年的母親。

何德來用「月亮」比喻生母和妻子這2位生命中的重要女性。何德來和妻子木邑秀子結縭42年,是生活的伴侶,也是藝術追求路上的知己。兩人結識於關東大地震(1923)的復原期間,1931年結婚。這次展出一張1932年10月10日《台灣新聞》(新竹版)的舊報紙,以〈共婚物語 必須彼此相互理解 改善風俗習慣〉為標題,報導這段異國婚姻及刊登結婚照,何德來曾詠歎:「若是純真 東南無差別 你我都是人民」。

秀子自小善琴藝,曾追隨日本邦樂大師宮城道雄門下,何德來也因此習得日本箏且親自作曲。這次展覽期間,邀請台灣的邦樂演奏家劉穎蓉和徐宿玶演奏何德來留世的樂譜。長年照料何德來的姪子藤田騰鯨(何騰鯨)曾寫道:「因為得到他最愛的伴侶秀子嬸嬸的理解與協助,何德來才能終其一生追求藝術。」可見秀子是何德來的重要支柱。

何氏夫妻在東京目黑區租房,何德來在這裡居住41年,一手打理居家環境的裡裡外外、小庭園裡的一草一木,「目黑家」是他感情寄託所在,也留下不少描繪生活景致的畫作。1971年秀子罹癌住院1年多,何德來每天在病榻旁照料,畫下病房外的晨昏和季節更迭。1973年初秀子過世,何德來頓失依靠,從妻子住院到過世後的畫作〈豆腐〉(1971)、〈背影〉(1973)、〈那一夜〉(1973)、〈燭台〉(1973),書法〈秀子安眠〉(1973)等,流露喪妻之痛。這次展覽也藉由照片、文獻等檔案介紹這位影響何德來至深的特別女性。

何德來不以賣畫為生,作品幾乎收妥放在家中,策展團隊發現,何德來會在不同時期審視舊作並賦予新的詮釋,林宣君舉例說,〈針與線〉(1930)一開始是「秀子常用的針線盒」為題的靜物畫,秀子過世後,他寫下這幅針線畫是為他縫合喪妻撕裂的心之線;又如:〈流逝的歲月〉(1936)原名稱是〈目黑家的接待間〉,1984年、已獨居10年的何德來重新看到這幅畫心有所感,遂將原名稱改成〈流逝的歲月〉且於畫布背後註記改動的過程,於此反映他在不同時期的心境轉變。

點圖放大header
點圖放大body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
載入中
自由時報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 2024 The Liberty Times. All Rights Reserved.
【藝週末.藝週推薦展覽】在東京,一個旅人─何德來「吾之道」回顧展 - 自由娛樂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offset: 1

Filename: rwd/page_article.php

Line Number: 147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offset: 1

Filename: rwd/page_article.php

Line Number: 173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offset: 1

Filename: rwd/page_article.php

Line Number: 174

A PHP Error was encountered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variable: imagesSize

Filename: rwd/page_article.php

Line Number: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