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流行消費】71拱廊 串連巴黎藝術街道 枯木創作工藝 向大自然致敬

撰文、攝影/陳靜寬

真正的巴黎通都知道買珠寶要去凡登廣場;找古董得去塞納河畔的羅浮古董中心;而今巴黎出現了一條獨特的拱廊,成為藝術工藝的代名詞,也成為時尚雅痞人士的最愛。

若有人告訴我,巴黎人的懷裡都藏著一隻魔法棒,我一定毫不遲疑地認同;否則要如何解釋,巴黎街頭何以有這麼多美麗女子的背影;巴黎的大廚如何能夠將最簡單的食材化為恨不得連舌頭都吞下的三星料理。巴黎人輕輕一揮手中的魔法棒,把百年的老火車站、陰森的屠宰場變身為氣質十足的美術館,所以當他們再度揮舞魔法杖,將廢鐵道搖身一變為時尚的藝文特區,我一點兒都不感訝異!巴黎新興的人氣地標──「拱廊藝術(Viaduc desarts)區」正是由廢棄二十多年的鐵路改建而成,桔紅色的磚塊、灰白色的石牆、大片玻璃磚和原木裝飾,讓人幾乎忘卻了這裡曾是黯淡多時的廢棄鐵道遺跡。

那一天我搭乘地鐵,在巴士底廣場(也可以在里昂車站)下車,往Avenue Daumesnil走去,迎接我的正是那全長1,580公尺、71個連續拱廊組成的拱廊藝術區。這裡已成為巴黎藝術家工作室和其展示作品空間所組成的高級藝術工藝製造地,由雕塑、燈具、家具、陶瓷、玻璃、高級紡織、刺繡……52家工作室連接成一條拱廊藝術街道。


71拱廊區已成時尚休憩地

除了這一條濃濃藝術氛圍的拱廊,1988年建築師Philippe Matheiux與景觀設計師Jacques Vergely共同在拱廊頂端改建了一條長滿植物的空中景觀花園步道,以巴黎十二區市中心的建築住宅做為花園走道旁的背景。這條特別的長條型狹長花園走道,再加上拱廊間錯落著一些咖啡屋、高級餐廳,儼然成為時尚巴黎人閒逛散步的好去處。

穿梭在71個拱廊之下,我的目標是枯木雕塑藝廊,因為主人Alban LANO RE和Nanou GRIMAULT似乎也具有神奇魔法:兩人將沈寂在亞馬遜雨林深處的枯木,打造為最吸引目光的藝術家飾。包括法國百年老店Lalique、德國知名時裝ESCADA、法國經典化妝品GIVENCHY等世界知名品牌的商業空間都陳列了他們的作品。


植物凋零殘骸 創作家妙手重生

有別於一般藝廊的極簡現代氣氛,空間寬敞的枯木雕塑藝廊以木質原色佈置,呈現了大地的自然溫暖,挑高七米四的氣勢尤令人驚艷,特別適合巨型雕塑的創造與成形。每當從事大型木雕塑形,偌大的空間就成了工作室,兩人面對一塊木頭進行兩到三個禮拜的創作,這時一般人無法入內參觀,只能透過大門兩旁的大玻璃櫥窗觀望。

木雕創作使用的素材十分特別:來自亞馬遜雨林的枯木、廢棄木、果殼、棕櫚葉和常春藤等,全都是已然凋零的植物殘骸。每件作品從材料的搜集到完成,至少需要六個月到兩年的時間來完成。由於巨型木雕從3、4公尺到5、6公尺高度不等,只有大型商業空間和豪宅才有足夠的展示空間,這些作品也深受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等視覺專業人士的喜愛。

負責人Alban LANORE從未接受過正規藝術教育,十六歲開始他做過建築工人、裝潢、劇場舞台……各種不同性質的工作,1991年與Nanou GRIMAULT相識相惜,兩人在巴黎近郊開始從事乾燥花草造型創作。1994年進駐拱廊藝術區,才有了專屬的工作室。在一旁的Nanou不多話,只是點著一根煙,靜靜地聆聽。


崇尚自然美感 呈現原始風貌

1998年一趟亞馬遜河之旅,改變了兩人的一生,也創造出獨特的枯木木雕。Alban回憶:「當時我們如同找到寶藏的孩子般的興奮,決定捨棄原本賴以為生的花花草草,完全轉型從事木雕創作,因為大自然的美,它的豐富實在讓我們無法再做他想。」他們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被廣為收藏,尤其日本人更是欣賞其自然的藝術風格。寬庭也將木雕藝術創作引進台灣,Alban深具信心:「東方人強調禪意的感受與追求,這和我的作品理念十分接近。」其實,Alban並不以雕塑家自居,他說自己只是個「發現者」;「大自然才是真正的藝術家,我只是一個原始材料的發現者,再將大自然的一部份重新製作並呈現出來而已。」對Alban和Nanou來說,他們只是透過創作,表達對大自然無限的崇敬與熱愛。他們認真工作的身影,就這樣持續映照在拱廊的大玻璃窗上,彷彿自成一幅雋永的畫作。


找尋居家生活裡的自然手感

趨勢專家會告訴你,我們正邁入一個追求手感、講究手感的年代。

從製造者的一雙手延伸出來的情感、溫度、質地最能感動人心;居家生活也因為多了這一層獨特手感,而有了親近自然的全新體驗。

來自巴西的視覺藝術家多明哥‧得多拉(Domingos Totora)堅持師法自然,他的一雙巧手可以將平凡無奇的再生紙轉化為令人驚豔的藝術創作。例如一系列富涵東方意境的作品,不論是盛盤或平盤,都是以再生紙揉捏出來的紋理,形成一條條奇幻紋路,帶有如同木雕般的色澤和質感,讓人驚喜於再生紙的多重面貌,和蘊含其中的悠然禪意。

手工 自然素材 打造南國風

來自法國的Asiatides也擅長以自然素材為創作元素,今夏大量運用藤編、草,營造悠閒南國風味的居家氛圍。除了使用原生植物的素材創造夏日清爽質感,製作方式更充滿驚奇想像,讓家飾除了實用功能,更能成為居家空間最亮眼的裝置藝術。

例如一把純手工的造型藤椅,以大量的曲藤與獨特交叉編織而成,形成如繭狀繁密,紋理卻又清晰可見的靠椅。座椅表面平滑舒適,講究人體工學的靠背弧度讓人可以真正放鬆。

不論是再生紙,還是充滿自然原味的藺草、草編、藤編……這些擷取自大自然的植物纖維經過設計師的巧手,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時尚感,也讓生活充滿手感與想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