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孫翠鳳演繹佛法遇見2000年前「同行」 于浩威斜槓歌仔戲「覺得台語美」

2021/10/24 10:55

于浩威(左)在《高僧傳》「馬鳴菩薩」詮釋霸氣國王的角色。(大愛電視提供)

〔記者李紹綾/台北報導〕大愛電視歌仔戲《高僧傳》新戲「馬鳴菩薩」明(25日)上檔,由孫翠鳳藝文工作室擔綱主演,演出擁有豐富文學造詣與音樂才華的劇作家馬鳴菩薩的故事。特別的是還加入了于浩威,他從原本的歌手、演員、音樂劇的身分,現在又多了一個頭銜「歌仔戲演員」。

于浩威(左)在《高僧傳》「馬鳴菩薩」詮釋霸氣國王的角色。(大愛電視提供)

孫翠鳳(右)在《高僧傳》「馬鳴菩薩」飾演馬鳴菩薩,與于浩威(左)飾演摩揭陀國國王有精彩對手戲。(大愛電視提供)

于浩威說,唱國語流行歌帶著氣音很輕柔,這次不只是第一次唱歌仔戲,還是第一次唱台語,「覺得台語非常美,每一個字都有韻味在。」他過去經常演王子,這次在歌仔戲裡詮釋霸氣、有份量國王的角色,對他來說極具挑戰。

孫翠鳳(中)《高僧傳》「馬鳴菩薩」劇照。(大愛電視提供)

孫翠鳳《高僧傳》「馬鳴菩薩」劇照。(大愛電視提供)

《高僧傳》新戲「馬鳴菩薩」出生於公元一、二世紀的中印度,是婆羅門教的論師,用機敏的邏輯思辯,贏了許多佛教論師,雖然最後與脇尊者的三場辯論全輸,卻又因為尋得真理而心生歡喜,依約定拜入脇尊者,追隨馬鳴的青年們也一起皈依佛門。

《高僧傳》「馬鳴菩薩」劇照。(大愛電視提供)

為了讓大家能聽法,馬鳴把經典改編成戲劇演出後大受歡迎,王公貴族都興起出家念頭。通俗筆法流傳民間,市井小民都能背誦,撰寫弘揚大乘佛法的經典,對漢傳佛教產生重大影響,眾人尊稱為馬鳴菩薩。

孫翠鳳《高僧傳》「馬鳴菩薩」劇照。(大愛電視提供)

孫翠鳳用歌仔戲演繹佛法,演出超過十部高僧傳,第一次遇到「同行」的「前輩」,因為「馬鳴菩薩」兩千年前就開始用戲劇演譯佛法,她深深覺得「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但兩千年前就開始,而且馬鳴菩薩只有一個人,又編又導又演又唱又會辯論「根本就是天才」,是第一個把佛教經典寫成劇本、第一個用戲劇弘揚佛教的人。

孫翠鳳在《高僧傳》「馬鳴菩薩」有演奏西塔琴的橋段。(大愛電視提供)

《高僧傳》「馬鳴菩薩」辯論場景,四位舞者用寫意的手法,呈現詭辯的邪氣與馬鳴菩薩的正氣。(大愛電視提供)

歌仔戲要營造出辯論的氛圍,導演陳昭賢從小就學舞蹈的底子,結合舞臺劇寫意的手法,請四位舞者,用舞蹈的方式呈現詭辯的邪氣與馬鳴菩薩的正氣。馬鳴菩薩來自印度,印度與中原的場景、文化有相當大的差距,陳昭賢為了復刻與平衡佛教跟印度的關係,將舞蹈風格融合印度風與傳統戲曲,承襲了印度舞蹈不只娛樂,還有宗教傳承的目的,找到文化間的平衡點,讓歌仔戲除了聽覺享受之外,更多了視覺的衝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娛樂頻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