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女性請離開土俵!」 沒想到她們也被擋了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因為一場攸關人命的急救事件,日本相撲比賽的擂台「土俵」一夕成名,相撲文化中「嚴禁女性站上土俵」這項帶有性別歧視的爭議性傳統,不僅在日本國內引發批判聲浪,也讓國際再次感受到日本社會中男女不平等的現況。

這次的導火線是日本京都府舞鶴市進行大相撲春季巡迴賽時,舞鶴市長多多見良三上台致詞時,因為蛛網膜下腔出血,暈倒在相撲比賽的擂台「土俵」上,一名女性護理人員衝上台去替市長進行CPR,裁判卻在急救過程中透過廣播不止一次地覆誦:「女性請離開土俵。」

針對此事,旅日作家劉黎兒在日經中文網上撰文表示,相撲協會把不准女人上土俵的傳統看得比人命更優先,攸關人命時,還不准女人上土俵。為甚麼女人不能上土俵呢?第一個原因是日本自古認為女人每個月有生理現象,被稱為「血檅」,是污穢的存在,因此不能參與跟神相關的祭典;雖然許多寺院神社現今已開放讓女人或女童參與抬神輿,但還是有許多寺社是禁止的,因為認為女人是不凈的。現場目睹此事的民眾表示,救了舞鶴市長一命的女護士下土俵後,工作人員甚至還在土俵上撒了大量的鹽.來除卻她的「不凈」,此舉引發各界不滿。

相撲的土俵,是「女人禁制」的世界,事實上,這不是相撲協會第一次把女人趕下土俵,這次若不是突發狀況,女人根本一步也踏不上土俵。除了這次的女性護理人員被「請下」土俵,還有哪些女人也曾被擋在土俵之外呢?

早在1978年時,「兒童相撲東京場所」有位10歳少女過關斬將進入決賽,卻因相撲協會不准她踏上國技館的土俵,無法參加比賽,最後被判「不戰敗」,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但相撲協會仍不肯改變規定。

1990年時,日本第一位女性內閣官房長官森山眞弓要求上土俵頒發總理大臣獎盃時,也遭到協會拒絕。2000年時,大阪府知事太田房江想要親手頒贈知事杯獎盃給優勝的力士,同樣遭相撲協會以「大相撲是基於神事(祈禱五穀豐穰的祭典)舉行的,有不讓女人上土俵傳統」,連續二年都不許可。

在舞鶴市長事件之後,相撲巡迴表演賽來到兵庫縣寶塚市,市長中川智子也表示要在土俵上致詞而遭拒絕,只能在土俵下致詞。可見即使遭國內外批判,相撲協會也沒有要改變傳統的意思。

以傳統為名,作為不想改變現狀的理由,在早稻田大學教授運動科學的武藤泰明認為,改革需要來自外部的壓力,但不論相撲界發生了甚麼醜聞,相撲比賽仍然一位難求,所以對協會來說,他們並沒有需要改革的動機。

讓許多人好奇的是,女性在國際政治上的地位日益抬頭,女總統、女總理蔚為風潮,如果將來日本也選出了一位女總理,要求上土俵頒贈獎盃,不知道相撲協會不會依舊以傳統之名拒絕,堅持女總理只能在土俵下頒獎嗎?

源自神道祭典的相撲比賽,力士決戰的擂台「土俵」,向來是「女人禁制」的世界,嚴禁女人踏上一步。(圖/達志影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