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流行消費】新一代設計展 出類拔萃‧台灣設計新銳

洪榕辰、盧家恩還特地到日本領獎,機票、住宿全由無印提供。

記者張寧馨/台北報導

茶籽粉有除臭、分解油脂等功效,最適合用來清洗餐具,簡單的發現讓黃義棠拿下MUJI Award銅賞。

青春洋溢的新一代設計展剛落幕,今年共有國內52校89系所和國外25校系參展,其中市貿1館是學生創意的競技場,展品囊括平面視覺、產品設計、工藝設計、珠寶精工等上萬件作品,儘管水準參差不齊,但仍可看出部分學生的潛力。另一展場市貿3館集結了更多成熟的作品,像是在國際性的日本MUJI Award得獎作品及瑞典展區,台灣設計師也都不缺席。

編織藺草製成草帽、坐墊等生活用品是台灣珍貴的傳統工藝。

MUJI Award設計獎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及外貿協會共同執行的新一代設計展,是全世界最大的學生作品展。

MUJI Award是日本無印良品為了發掘世界各地的好作品,所舉辦的國際性設計比賽,每年都有不同主題;第三屆MUJI Award是以「Found MUJI」為題,徵求傳統素材運用在現代生活的好點子。這個比賽有來自35個國家近2千件作品參加,今年只選出金、銀、銅賞共7件作品,而裡頭獲得銅賞的2件作品,「草蓆床包」和「茶籽粉」就因抓到了台灣在地精神而獲獎。值得一提的是,茶籽粉創作者黃義棠也是由新一代開始嶄露頭角,他在雲科大就學時就曾獲得新一代商業設計類傑出設計獎。

油茶樹是台灣山區常見的植物,榨油後所剩渣粕研磨而成的粉末稱為「茶籽粉」,內含tea oil成分,不刺激、也不會造成環境負擔。

茶籽粉小兵立大功 台灣設計師黃義棠

MUJI Award金賞-麥桿吸管的靈感來自古代美索不達米亞遺蹟內的壁畫,畫裡人們將麥桿當成吸管飲水。

乍看這些得獎作品,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這麼簡單,這樣也能得獎喔!」但此獎的精神就在於去發現日常中想不到的東西,而且要符合無印環保自然的品牌理念。

新一代設計展的瑞典展區裡,陳禹潔以抽屜來展示精工創作,搭配燈泡和懸掛的層架,在偌大的展場中非常吸「睛」。

黃義棠的茶籽粉,就是最好的例子,黃義棠熟知無印要的是把不加工的東西以不起眼的新手法呈現。當時因親戚朋友為了健康都捨洗碗精而改用天然洗劑,他靈機一動,便以茶油樹榨油後所剩的茶籽粉來當成植物洗劑,由於茶籽粉有除臭、分解油脂等功效,最適合用來清洗餐具,且油茶樹是台灣山區常見的植物,取得很方便。這些不起眼的粉末獲得評審青睞一舉拿下銅賞,也獲得2,000美金(約台幣65,000元)的實質鼓勵。

藺草透氣性、速乾性,製成手工床包,可為炎夏的夜晚降溫。

不過,黃義棠也坦承,在看到金賞麥桿吸管時馬上心服口服。原因就如同評審原研哉所說:「平凡的麥桿經加工增添彎曲、尖端當小湯匙等特殊機能後,便賦予其新的存在價值,徹底抽離對於麥桿所抱持的原始印象,由Found的物質原點再度發現新生命力。」

學校辦活動時,陳禹潔和同學穿著橘色圍兜兜,上頭有指導教授和自己的名字。

由於黃義棠曾在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攻讀碩士,他很瞭解日本設計重精神、意境,不似歐美重藝術性的特質,所以茶籽粉才能一舉獲獎。

黃義棠目前是月棠設計的創意總監,專攻平面與包裝視覺,寶格麗、克蘭詩等品牌都是他的客戶。

台灣草蓆床包出頭天 洪榕辰、盧家恩的創意

在瑞典學設計時,有一堂課老師要大家帶最討厭的東西來,陳禹潔帶了一大堆塑膠袋,最後製成這只胸針。

另一件台灣得獎作品「大甲草蓆」,設計靈感來自小時候姊妹互搶草蓆,最後卻整片掉在地上,沒人想下床去撿的回憶。每年夏天,洪榕辰、盧家恩都會想起草蓆涼爽的觸感,也很擔心台灣的好東西就快要消失了。

為了解決草席容易滑動的問題,他們把西式床包的概念用在草蓆上,還到大甲去找老師傅編織草蓆床包,想試試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得到的居然是「沒人這樣做」的答案。洪榕辰、盧家恩也想過改用海苔式前後包法,但最後還是覺得床包最方便,後來幸好有老師傅願意嘗試,讓他們的概念得以成形。盧家恩談到,為了觸感舒適,草蓆床包必須用最好的藺草來編,未來若要量產,售價至少要上萬,這價格考驗著市場接受度。但這件作品改變床包材質的創意,的確將台灣傳統素材做了最好的發揮。

瑞典展區精工飾品吸睛 陳禹潔的設計路

在新一代展中,前述3位設計師是隱藏在得獎作品背後,而瑞典展區的台灣設計師陳禹潔卻是站在第一線,在瑞典區展示自己的創作。她以抽屜和燈泡為主視覺,來展示自己的精工飾品,吸引的不僅是一般民眾的目光,連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參觀過後,都提出邀請,希望她以後能到學學辦展。

其實陳禹潔學習金屬工藝只有1年的時間,2004年時她因前男友的關係得知瑞典知名的Konstfack University College of Arts有提供外國學生獎學金,她僅花了兩週就準備好相關文件,也順利通過申請,獲得學習金屬工藝的機會;雖然她在復興美工時唸過雕塑,也曾做過鞋子的設計,可是在那之前她完全沒有相關的實作經驗。陳禹潔解釋,準備文件時間可以那麼短,全是因為她早就有到國外進修的準備,加上前公司主管的推薦,會通過申請也許和國外教授重創造有關,他們認為實作的部分,進學校學即可,才可能讓完全沒有精工作品的她獲得青睞。

學設計永遠不嫌晚

在29歲當口,是很多人猶豫該不該出國進修的年齡,而陳禹潔毅然就出發了,雖然學費全免,但生活費一年都還要50多萬台幣,且存款只夠唸一年,但她還是決定追隨自己的夢想。陳禹潔形容,一開始很沒自信,指導她的荷蘭教授一把抱起她,要她「既來之、則安之」,還曾因為過份謙虛,被同學看輕;但一切在「水」胸針完成後而有了改觀,這件作品分別融合敲、切割、焊接等技法組成3個層次對水的體認,上層表達滴水穿石的敬佩、中層是自己對水又愛又恨的情感、下層是對大自然變化的體悟。也因為這件作品開啟她對飾品設計的潛力。

創業路艱辛

回到台灣後,她也曾到珠寶產業工作,卻發現制式珠寶設計很難表現個人創意,於是成立個人工作室,以訂做的概念販售作品;她也曾到創意市集擺過攤,但發現客層屬性不同;誠品也曾找她設櫃,卻因租金抽成太高而作罷。陳禹潔表示,到國外唸書學到自信與勇氣,她知道設計創業之路很艱辛,但參與新一代設計展後獲得許多迴響,雖然後續還有行銷等問題要克服,但現在很快樂,至於生活開銷,她一派樂觀說:「反正跟父母住,省一點就好。」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