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攝影史首次 「綜藝團系列」終章問世

《台灣綜藝團》記錄時間長達十年。
(也趣藝廊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繼2011年《STAGE》(舞台車)、2013年《SINGERS & STAGES》後,攝影家沈昭良耗時10年紀錄的「綜藝團系列」最終章《台灣綜藝團》終於問世,這本近200頁的精裝攝影集,是台灣攝影創作史上,首次聚焦本土歌舞團文化的影像彙編。

1968年生於台南的沈昭良,曾擔任攝影記者20餘年,是台灣少數以專題形式長期記錄的影像創作者,也是少數在當代攝影領域有相當成就,同時堅持古典紀實專業的攝影藝術家。

《台灣綜藝團》透過台前幕後的追蹤拍攝,結合主、客觀點與橫、縱軸線進行的視覺混編。
(也趣藝廊提供)
製作期程自2005至2016年的《台灣綜藝團》,和《STAGE》、《SINGERS & STAGES》幾乎同時拍攝,內容聚焦活躍於全台婚喪喜慶場合的移動式歌舞及哭喪「表演」,角度包含台前幕後和主客觀點,試圖梳理歌舞團、康樂隊、影視傳播公司等性質相通的「台灣綜藝團」和庶民的依存與關聯性,並透過攝影進一步構築出不同多數媒體個人式點狀描寫或片面想像的綜藝團種種樣貌。

《台灣綜藝團》書封及書盒設計擬仿綜藝團豔麗炫亮的舞台語感,內頁則以黑白影像貫穿全集,為沈昭良自行出版,訂購洽攝影之聲、台北市立美術館藝術書店、也趣藝廊、Light Box攝影圖書室或台南么八二空間。

「台灣綜藝團」泛指以綜藝團、歌舞團、康樂隊及影視傳播公司為名的移動式演出團體,儘管名稱不同,他們的客群與工作內容卻有相通之處。
(也趣藝廊提供)
俗稱「孝女白琴」的哭喪女,也是《台灣綜藝團》記錄對象之一。
(也趣藝廊提供)
《台灣綜藝團》書封擬仿綜藝團豔麗的光亮語感。
(也趣藝廊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