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肥胖率亞洲之冠 《食物無罪》解謎健康飲食

紀錄片《食物無罪》教大家分辨食物與食品。(公共電視提供)

〔娛樂頻道/台北報導〕近30年來,美國兒童肥胖症的比例,比以往增加了一倍多。而台灣成年人及兒童肥胖比率皆為亞洲之冠。《公視主題之夜》節目於6月17日週五晚間10點,首播紀錄片《食物無罪》(In Defense of Food),直指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就是經常高舉健康大旗的食品廠商,與披著科學外衣的營養主義。紀錄片映後也邀請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黃青真,與主持人蔡詩萍進行對談。

「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千百年來祖先們的每日重要活動。但是,在21世紀食品工業化的時代,卻讓吃變得越來越令人無所適從。舉凡食安問題、體重失調、還有各種現代文明病,都跟「吃東西」有關,難道都該怪罪到「食物」身上嗎?

紀錄片《食物無罪》中,麥可波倫看著超市滿滿的食品。(公共電視提供)

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學教授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卻同時也是美國首屈一指的飲食作家,探討現代飲食鏈的各個環節,抽絲剝繭,直指真正讓飲食失衡的罪魁禍首,就是經常高舉健康大旗的食品廠商,與披著科學外衣的營養主義。

食品加工生產出琳琅滿目的「類食物可食品」,取代了真正的食物。這種飲食包括大量的肉類、白麵粉、植物油和糖,便宜又方便,好吃到讓人上癮。麵包、奶油全都「現代化」,不再是單純的麵包、奶油,連富含人工添加的營養素,卻未必真的有營養;降低了脂肪含量,卻可能對心臟更有害。

《食物無罪》、《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作者麥可波倫提出幾個食物規則:「要吃只吃會腐敗的食物、只吃由人類烹調的食物、不吃在電視上做廣告的食物、吃少一點、吃慢一點……。」回歸傳統的飲食智慧,重拾人類對於食物的主控權,可能才是重新享受食物、長保健康的關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