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瀅娟、王鶯娟╱專題報導〕日前於10月6日開始、10月10日落幕的第三屆臺北時裝週活動「2020臺北時裝週SS21:去___你的時尚」,回溯採購案公告日期為6月12日,公告得標廠商時間為:8月11日,籌辦時間2個月,活動經費總預算為5,200萬。
受到疫情影響,全球國際時裝週受到國際飛行減少、降低群聚風險的影響,規模普遍有所縮小或者改為數位模式進行,全球少數可以正常生活與活動運作的臺灣,「2020臺北時裝週SS21」如何在國內建構前進國際的練習場?是否真能如採購案需求背景說明所示:期許臺北時裝週成為亞洲甚至全球指標性時裝週?我們一起來看看。
主題秀規模縮小 難捨歡迎晚會
去年的臺北時裝週在世貿舉辦了規模浩大的5場主題秀、1場開幕晚會,除了世貿展覽館柱子之多令場佈傷透腦筋,還有來回奔波世貿展館與松菸場地之無必要性,以及高額的場地租金,顯然地「2020臺北時裝週SS21」有記取教訓,「主題秀」規模縮小為兩場:強調原民文化的「原始直覺」與倡議機能布料趨勢的「數位神遊」,並依然保留了結合星光大道的開幕晚會。
一個活動怎能沒有開幕晚會?
根據文化部與主辦單位的說法,就是一個派對嘛!當晚也邀請了紡織界大老、還有外國駐台代表,一起來看看台灣時尚設計力。晚會活動以紐約知名舞台劇「Sleep No More」為雛形,請來了演員與模特兒,穿梭在賓客之中盡情演出,讓來賓彷彿沉浸在異世界中,可以說是非常精采的「表演」,直到晚會時間快要結束,還可看到大批賓客排隊等著進場。
然而時裝週是為推廣時裝訂單、商業氣息濃厚的活動,而非影展或頒獎典禮,記者曾跑過紐約、倫敦、米蘭與巴黎等四大時裝週,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開幕晚會。雖然別人沒做,不代表我們不能做,但是既然名為「時裝週」,無論設計任何活動,都應該要將設計師與服裝往台前推,為時裝週而來的媒體、買家或時裝產業工作者,不都是因為希望看到「新的服裝設計」而來,設計師與服裝才應該是時裝週的主角吧!
開幕晚會所為何來?
記者實際前來「時尚首航派對沉浸式體驗」時,除了幾個很明顯的表演者外,還有很多表演者與模特兒與在場的網紅及精心打扮的人混淆在一起,看著場內觀眾們積極拿著手機拍攝演出,或與演員自拍,我不禁想問,究竟有多少來賓關心或注意到,這場表演演員身上穿的服裝並非戲服,而都是來自於在該展場內台灣設計師的服裝?又有多少演員或模特兒有被問到:你身上的衣服好好看,請問是哪個牌子的?而一場表演似乎也無法把風格多元的台灣設計師品牌都融合?如果沒有,那表演再精采,終究沒有達成目的。
數位展演 何來數位? 何以數位?
今年臺北時裝週最為主辦單位主打的特色場地:懸日航站,除了是開幕晚會的場地,還是7場品牌「數位」展演的場地,根據主辦單位透露,花費1/4~1/3總預算打造。看到入口處兩側各長達12公尺、高3公尺的巨型螢幕,以及場內中央巨大的曲型螢幕,不免令人期待所謂的「數位」展演將會如何進行?
記者看過所有數位品牌展演與主題秀後,認為充其量只能說這是一個適合小型獨立設計師的多媒體展演場地,設計師們都是以影片搭配小型走秀或表演方式呈現,也就是目前在國外時裝週也很常見的靜態展演(Presentation)形式,適合概念創作型或系列不大的的品牌,例如這次展出的ALLENKO3,或是系列套數較少的Syzygy、C Jean,或是以訂製為主的WeiYu Hung等,相較於大型動態秀,這樣的展演方式可以讓來賓近距離觀看細節,與設計師直接交流創作理念。
懸日航站的設計是一個優良的「實體」靜態展演環境,在此展演的品牌設計師也大多滿意此場地的硬體設備,實在不需要冠上「數位」之名。其實台灣的科技產業有不少新創人才,在科技技術上多有創新應用,比如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等,理當可以激發更多設計師對「數位」展演的創意想像。只能體諒的是,僅有2個月的籌備時間,連場地設計都沒能先與品牌溝通就直接做了,開展前2星期品牌才知道場地長怎樣,品牌也只能將計就計、適應場地去設計展演的方式。
圖片提供/臺北時裝週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