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流行消費】賣場美食 TOP3

經濟便當,3菜1肉,39元。

記者張寧馨/台北報導

烤肉雞,約1.2~1.3公斤,特價149元(至11/4止)。

在一般人印象中,賣場熟食就是方便、便宜,但不講究口味。不過,這幾年家樂福、大潤發、愛買陸續請來專業主廚開發新口味,便宜依舊且美味升級!以下網羅賣場最受歡迎的TOP3熟食、麵包,可供採買參考。

歐式麵包,托斯卡尼,特價2條59元。

家樂福 對戰超商便當

台式麵包 6入,可自選不同口味組合,特價62元。

家樂福依分店大小,熟食品項略有差異,每天至少供應100~150種品項供消費者選擇,菜色有常見的烤雞、涼拌小菜、便當、湯品等,也會依季節需求,推出冬季藥膳補品、年菜、拜拜三牲、涼麵等。

韓國麵包,每年售出千萬個,好味道有口碑,6個65元。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烤雞類商品,全雞2百元有找,公關林夢紹透露,家樂福的烤雞,包含烤腿、烤翅等都是在中央廚房醃製入味後,在店內用烤箱現烤,撲鼻香味常吸引民眾駐足選購。小菜類以萬巒豬耳絲奪冠,由於小菜像毛豆、滷牛筋、豆乾、豬耳絲擺盤方便快速,更是加菜或當下酒菜的首選。

滷美國牛腱,家庭加菜首選,切片即可上桌,1粒109元。

現在家樂福也賣起便當,還學超商搭配飲料,「39元起便當」是家樂福熟食區的熱門商品,尤其位於社區、辦公大樓的分店,都變成民眾用餐新選擇。

保證鮮美 SGS定期抽查

一般民眾最擔心賣場熟食的新鮮問題,不少都存有「快過期生鮮」才拿來加工的疑慮,對此林夢紹表示,家樂福目前9成以上商品皆採中央廚房出貨的方式,材料皆為獨立採買,將成品、醃製調味後的半成品送至各分店。

除此,家樂福也委託SGS定期針對熟食商品的含菌數、工作區域、保存環境、工作人員的衛生定期檢查,每家分店平均1~2個月就會有一次抽查,若有不合格紀錄,會加強抽查頻率。

烘焙新寵 正統歐式麵包

早在2年前,家樂福即禮聘法國麵包師傅,開發一系列法蘭西麵包西點,該系列目前有上百款,有常見的法式長棍、維也納麵包及新開發的愛爾蘭麵包等。去年為維持相同品質,還設立中央廚房,目前全台63家分店都能供應口味一致的正統歐式麵包,營業額比長賣的台式麵包還好,家樂福預估歐式麵包未來每年仍然有2~3成的成長潛力,年營業額上看億元。

愛買 五星主廚坐鎮

愛買要提升熟食、烘焙品質,已籌備1年多,上個月正式宣布,請來五星飯店主廚坐鎮,打出從A到A+不加價。3位大廚分別掌管肉品、熟食及烘焙,負責研發新口味及人員訓練。

熟食生鮮 SOP流程管控

負責熟食的前福華飯店主廚陳興旺透露,賣場熟食利潤有限,僅能在湯頭口味、肉品刀工、炸物外皮上加強。

「像羊肉爐僅以養生中藥帶出鮮甜感,湯頭清淡,民眾自行加入蘿蔔等食材,就是一道實惠的冬季鍋品。」陳興旺也提醒,在賣場買湯湯水水,一定要滾過再食用,可確保衛生。

熟食是否都拿「快過期生鮮」來製作?公關楊冬寧表示,生鮮與熟食是分屬不同採購單位,彼此不流通、獨立作業進貨,因此不會有拿架上生鮮來製作熟食的狀況,「若被內部稽核發現有此事,將會很嚴重!」

楊冬寧強調,所有熟食都有自己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像便當只供應11:30~13:00,沒賣完就銷毀,也委託SGS定期檢查。

健康取向 高纖歐式麵包

歐式麵包無油無糖,近來頗受民眾歡迎,愛買也看出商機,請麵包主廚研發9款高纖歐式麵包,以老麵低溫發酵熟成,至少要等3天才能發酵完全,所需時間是台式麵包的14倍,主打招牌「紅酒桂圓麵包」更要花1週以上時間發酵,因限量供應,甫出爐就被搶購一空。由於麵包都在整點出爐,逛賣場前不妨斟酌時間,大店通常在早上11:00、下午2:00、下午5:00供應量最大。

大潤發 大師傅專業制

以便宜著稱的大潤發,早在10年前便引進「大師傅制度」,除熟食、烘焙有專門的大師傅負責外,總公司設有「烘焙教室」,新人的教育訓練、新品的開發教做以及技術人員的升遷檢定,都在此執行,來維持第一線人員的素質。

熱銷熟食排行前5大,分別是烤大雞腿、滷美國牛腱、滷大腸頭、滷牛肚、香酥雞排;麵包以韓國麵包、台式麵包、燒烤麻糬、牛奶蛋糕、爆漿餐包最受歡迎。

流通履歷 過程看得見

為提升生鮮品質,去年起大潤發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創量販之先,開始推動「流通履歷」制度,目前烘焙商品有7成、肉品全數都是有流通履歷的商品。

流通履歷意義類似產銷履歷,消費者透過查詢機器刷條碼的動作,來掌握商品的流通資訊,以麵包為例,食材來源、供應商、甚至所使用的奶油保存期限都能清楚顯示,消費者更能主動掌握食品來源與製程。

公關何默真透露,從去年至今大潤發已投資2千5百萬元在流通履歷上,除自身軟硬體電腦、程式軟體架構的投資外,也要外部廠商配合,連外部廠商都得投入資金,才有辦法將上游整合起來,「工程很艱鉅,但還是要做,因為這是未來趨勢,也是保障消費者權益最好的方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你可能還想看 more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