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時尚大道】《巴黎潮聖記1》看馬吉拉如何反奢華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

記者方惠宗/巴黎報導、攝影

馬吉拉作品的設計概念將常民元素化為高級時裝,在當時可是十分前衛。

馬吉拉為愛馬仕開啟經典重塑、仿舊奢華的設計風格。

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正在舉行「Margiela, Les Années Hermès」(馬吉拉在愛馬仕)特展,將馬丁‧馬吉拉(Martin Margiela) 、這位畢業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比利時服裝設計師自1997年到2003年擔任法國精品愛馬仕(Hermes)女裝藝術總監時期的顛覆之作,將對於現代時尚有極大啟發的時尚傑作展現於世人眼前。

馬吉拉在愛馬仕開啟的手工捲邊設計。

馬吉拉在愛馬仕設計的雙圈手環。

有此一說:「就算他站在你面前,你也認不出他。」出生於1957年,馬丁‧馬吉拉可說是當前最具神秘感的時尚設計師,不光是他的作品,例如那些與前衛、實驗、神秘或顛覆等概念或形容畫上等號的設計,馬吉拉始終堅持不公開露臉、不入鏡拍照與接受採訪,在現在這個數位時代更加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縫鈕釦的H形縫線是馬吉拉在愛馬仕開啟的設計手法之一。

馬吉拉為愛馬仕設計的菱形巾。

儘管如此,馬吉拉的許多創作至今持續影響時尚進展。他偏愛解構主義風格,而且喜歡循環利用各種材料,在那個時期的時尚界是前所未見的創舉。眼前越來越普遍的中性美學、一衣多穿,甚至「反時尚」或社會主義式的設計概念,引人玩味的「通俗奢華」,當時即見開端。

警示膠帶做成高跟鞋?馬吉拉在「通俗奢華」的手法,當時令人眼睛一亮。

不同於於一般時尚眼光,馬吉拉在愛馬仕時裝秀選用各形各色的模特兒。

馬吉拉選用素人般的模特兒走上伸展台。

馬吉拉在愛馬仕運用深V輪廓為女士帶來性感又知性的襯衫。

馬吉拉在愛馬仕 反奢華而行

馬吉拉的解構主義展現時裝的實用、機能與舒適。一款能隨興變換形式的風衣。

可拆卸式皮帶飾釦、領片令外套有不同樣貌。

當愛馬仕在90年代拓展服裝路線,竟然邀來這位反傳統主義的設計師合作,這和品牌經典傳承的理念不是背道而馳?業界不少人對此感到訝異。

外套上可拆卸的皮帶亦可作配件用,約2000至2001年的設計。

「白色」馬吉拉與「橘色」愛馬仕,逐步揭開馬丁‧馬吉拉在1997年到2003年的時尚創舉。

結果是,1997年至2003年期間,馬吉拉連續推出12個愛馬仕系列,逐步而詳盡地詮釋他的現代奢華設計理念,令愛馬仕女裝系列在展現時尚態度的同時,亦強調舒適、經典與觸感,體現他與愛馬仕共同的價值觀,以低調雅致的方式展現他對愛馬仕女裝的設計理念。

從精神道具像、輪廓到材質,該展以兩相對照形式。

「Margiela, Les Années Hermès」(馬吉拉在愛馬仕)特展於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展出。自今年3月開展以來,不斷吸引時尚愛好者朝聖。

更想不到的是,馬吉拉偏離愛馬仕印花經典的明艷色澤,反而選擇素雅的單一配色。他亦借助愛馬仕工坊的傑出工藝完美詮釋他的設計與剪裁,同時對材質進行廣泛研究,不僅提升穿著的舒適度,而且屢有創新之舉。馬吉拉更為愛馬仕開啟菱形巾、絲巾手工捲邊,縫鈕釦的H形縫線、雙圈手環,以及經典重塑、仿舊奢華等設計,甚至截然不同的市場溝通語彙,漸漸成為跨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

再做一件?歐吉桑您哪位

這個特展流傳著一段軼事。展品進場時,一件馬丁‧馬吉拉本人以其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發表的作品差點被丟掉:用塑膠袋所製作的露肩上衣。工作人員誤以為是「垃圾」,竟然丟掉它!

這種將常民元素轉化成高級時裝的設計概念,儘管現在司空見慣,但當時可謂先例;乍看之下,這「真的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塑膠袋,怎麼可能是一件「衣服」?這項作品被當作垃圾丟掉,等回過神,已尋不著,相關人員皆嚇呆了!

故事的高潮就在最後出現的關鍵人物,一名歐吉桑。他靠近、悠悠的說:「沒關係,我就再做一件就好了。」不說,相信你已知道這位仁兄何許人也。

所幸!後來找到了!

部分圖片提供/Hermes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