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兒少節目上山下海突破極限 導演盼孩子打開舒適圈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記者李紹綾/台北報導〕兒少節目《叫我野孩子》第二季8日於LINE TV播出,該節目為台灣第一個用紀錄片手法拍攝兒童勇闖大自然的實境節目,核心理念就是鼓勵孩子放下3C、走進大自然。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叫我野孩子》第一季讓孩子體驗從採集到農耕的歷程,透過食物深入台灣這塊土地,第二季則是透過構築,讓孩子在大自然裡自己動手蓋東西,最終不是要孩子學會蓋房子,而是透過在大自然裡練習構築,能與土地有更深的互動,更加能掌握材料與工具,過程當中他們不但找回動手做的渴望,同時激發創意,也鍛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獲得多屆金鐘獎肯定的製作團隊大逆光影音製作公司,延續第一季的製作力度,從八十多個報名體驗的孩子中,挑選了16位小朋友進行拍攝,花了一年半時間,在安全的前提下,挑戰各種嚴苛的拍攝環境與高強度的工作。節目團隊帶著孩子搭瞭望台、睡在森林裡、在溪谷邊蓋闢護所、爬上屋頂鋪茅草、學習破竹子、幫獵犬蓋家,每一個構築的行動,其實最終都在圓滿孩子渴望建構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的願望。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製作人陳芝安表示:「如果不是這個節目,沒有機會看見這麼美麗的台灣。常常我們拍攝的地形是嚴酷的,有陡峭的森林、找不到平地的竹林、佈滿石頭的溪谷,我們也經常天還沒亮就起床,在很黑的夜晚待在海邊或森林裡。但是當我們面對壯闊的景緻,我們總是和孩子一起驚嘆,天啊!台灣怎麼這麼美,大自然真的好神奇!」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導演謝欣志說:「我們為孩子設計關卡,每一個都帶有強度,希望孩子打開舒適圈去體驗,有時候他們表現的超過預期,有時候他們會退縮、抗拒,這時候節目就會從體驗大自然,瞬間轉換成自我探索的旅程了。孩子在掙扎、恐懼、前進、後退的過程中,我們站在攝影機後面也跟著他們一起在起伏。一方面焦慮拍攝內容是否夠有張力,一方面看著他們也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攝影師潘信安也分享:「專心拍著他們時我也在想,我有像他們一樣事事好奇、勇敢嘗試嗎?我也像他們一樣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而焦慮嗎?我能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懼嗎?我也打算走出我的舒適圈嗎?很希望觀眾在看節目時,也能花些時間自我觀察,這是這個實境節目最特別的部分。」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叫我野孩子》劇照。(大逆光製作提供)

製作團隊也感謝所有參與拍攝的小朋友,「謝謝他們願意接受《叫我野孩子》這個節目的挑戰,孩子們是那麼誠實的展現自己,才能成就這個節目的深刻。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野孩子,期許每個人都能用更多元開放的心靈來面對這個世界,都有勇氣自我覺察,然後像孩子一樣,當一個好奇、勇敢、自由的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