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影音)讓世界看見軟實力 首屆國際合唱大賽就在台灣

〔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TICF18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將於明(27)日正式登場,來自國際的音樂家與合唱團隊,今在國立台灣博物館挑高的古典大廳中參加開幕活動。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劉葳莉表示,今年將舉辦首屆合唱大賽,邀請各國合唱隊伍參加,期盼透過音樂交流,提升台灣的音樂競爭力,並讓世界看見台灣。

音樂節表演節目部分,本次共邀請5支國外頂尖合唱團、12組在地團隊接例競演,於7月27日起至8月5日全台巡迴登場,今日的開幕儀式邀請到曾獲2屆歐洲合唱大獎賽總冠軍,連續25年奪下拉脫維亞全國合唱大賽冠軍的Kamēr合唱團開場,獻唱創作歌曲《如同小鹿渴慕清泉》與 《旭日初升》及台灣民謠《白鷺鷥》。

Kamer指揮利耶賓許(Jānis Liepiņš)表示:「《白鷺鷥》其實不簡單,我們花了四、五次排練,在發音上,台北愛樂有提供錄音,以及拼音給我們,雖然滿困難的,但團員們還是很喜歡這首歌,我們這幾天在台灣也會更努力練習,讓它更完美!」

除Kamēr合唱團,來自德國的司徒加室內合唱團(Kammerchor Stuttgart)亦在歡慶創團50周年時再度來台,帶來高難度的16聲部彌撒曲;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音樂院合唱團(KGBL Chamber Choir)、奧地利LALÁ人聲樂團(LALÁ Vocalensemble),還有首度來台的西班牙Kup合唱團(Kup Taldea)一同共襄盛舉。

台北愛樂今年首辦的「台北國際合唱大賽」經過了5年思考籌備、3年密集規劃,音樂總監古育仲表示,國際級合唱比賽其實是國家合唱實力與軟實力的展現,歐洲都有幾十年的合唱比賽舉辦經驗,亞洲近幾年也都開始有這樣的國際大賽,台灣是在合唱實力名列前茅的國家,古育仲說:「雖然舉辦國際比賽的花費甚鉅,以及必須與不同國家的人作溝通,而台灣早有足夠的音樂實力,能夠做這樣的國際級比賽,因此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

台北國際合唱大賽於8月1日到3日在國家音樂廳舉行,目前已有8個國家、共51支團隊報名,共2000人參賽,比賽指定曲目包含國、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及拉丁語歌曲。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即日起至8月5日,分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基隆、台中、台南、屏東等地演出。詳 情可上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粉絲團或官網www.ticf.tw查詢。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貴賓與演出團Kamēr合影。(台北愛樂提供)指揮利耶賓許Jānis Liepiņš與Kamēr合唱團。(台北愛樂提供)拉脫維亞Kamēr合唱團現場演出。(台北愛樂提供)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貴賓與演出團Kamēr共同啟動儀式。(台北愛樂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