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壞到家喻戶曉 公視今播呂福祿紀錄片

電視歌仔戲時期,呂福祿演過許多家喻戶曉的角色。(翻攝《福祿人生》DVD封面)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1932年在戲院後台出生,似乎註定呂福祿一生與「戲」密不可分,從13歲進戲班當「旗棍仔」(龍套)開始,他將人生奉獻給歌仔戲,70多年的藝界人生,猶如歌仔戲在台灣發展的縮影。

靠著勤練,呂福祿17歲成為「六路小生」,從內台歌仔戲、外台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視歌仔戲演到現代劇場,還拍了電影《戲夢人生》和《龍飛鳳舞》。歌仔戲受歡迎的年代,他受邀至海外巡演,歌仔戲沒落之際,他加入賣藥團、當電影武行為生,紀錄片中有一段,他敘述擔任特技演員,須從5層樓的高度跳下,落地時差一點跌出防護用的榻榻米,生死一線的驚懼讓他又回頭參與廣播、電視歌仔戲,1984年電視歌仔戲中《狸貓換太子》的郭槐一角,更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壞人。

《福祿人生》首映會,右起一心戲劇團團長孫榮輝、歌仔戲藝師呂福祿、王金櫻。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他說:「歌仔戲不是養我而已,還養活台灣很多人。從我父親開始,就吃歌仔戲飯,歌仔戲把我養大,對我有很大的人情,所以歌仔戲有什麼困難,我就想盡辦法去讓它周全。」即使68歲後淡出戲台,他仍勤於將人生經歷和體會,透過口述歷史保留下來,曾出版傳記《長嘯:舞台福祿》。

2015年,呂福祿獲第26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邀曹文傑導演,製作《福祿人生:歌仔戲藝師呂福祿紀錄片》,昨(10)日影片首映,今日14:30在公視二台播出。

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表示,為推廣傳藝金曲獎得主的藝術特色與生命經驗,將陸續出版以「戲曲表演類特別獎」或「年度最佳演員」得獎者為對象的「傳藝金曲藝師生命紀實系列」影片,《福祿人生》是第一部。

看完25分鐘的影片後,呂福祿連說4次「謝謝」,感謝傳藝中心為他舉辦盛會,也感謝學者、評審委員肯定,「我實在很感動,也覺得很光榮」。他表示,這樣的紀錄片對演員是很大的鼓勵,以後每年都有,大家一定會更認真、努力演戲!

呂福祿(右起)與妻子廖寶出席《福祿人生》首映會,左為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主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