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家歌劇院準藝術總監王文儀撇不合 與台中文化局持續溝通

台中國家歌劇院準藝術總監王文儀。(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面對台中市議會交接附帶決議:「給市民優惠」和「扶植在地表演團體」,及坊間「台中國家歌劇院與市府不合」耳語,國家歌劇院準藝術總監王文儀今日強調,和台中文化局沒有溝通不良,是語言不同,「我真的不覺得我們的目標有差異!」

與國家兩廳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國家交響樂團同屬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督導之「三館一團」,但因由台中市政府興建,再「無償捐贈」國有,國家歌劇院未正式移交前,難免面臨「兩個媽」的窘境。

在市府立場,花費台中人民22億元稅金興建的歌劇院,回饋地方民眾並承諾提供一定比率演出機會給當地團體再合理不過。王文儀說,上述想法她可以理解,但目前市府希望提供購票優惠,另以明文規定在地團隊演出比率,種種方式既超出她的權限,也非國際級場館長久經營之道。

「歌劇院去年辦了50場活動,有近5萬人次參與,雖然這些觀眾並不全來自台中,但算不算回饋地方?」王文儀說,購票優惠不是不能給,但需要配套,比如設計文化護照等,「都可以討論」。

倒是對以量化標準明文化扶植地方團隊目標的訴求,王文儀希望堅守專業,「這個東西一旦變成政策,再要回來就很困難了」,萬一在地團隊屆時無法有足夠數量、品質的表演,面對市場和觀眾的眼睛,歌劇院如何因應?且當初包括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等多名立委既然要求將台中歌劇院升級為國家級表演藝術場館,它與在地場館的差異和分工,理該以更精緻、具策略的方式進行。

「我們跟文化局目的相同,只是方法不一樣。」王文儀重申,雙方沒有不合,溝通本來就要花時間,會持續與台中市政府溝通,她希望以「劇場的方式」,達到回饋地方與扶植在地團隊的目標。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你可能還想看 more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