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大錢健檢值得嗎?原來XX歲做CP值最高!

「公視主題之夜」播出BBC紀錄片《健檢知多少》,探討花大錢做健檢是否值得。(公共電視提供)

〔記者鄒念祖/台北報導〕「公視主題之夜」於2月19日晚間10時播出BBC紀錄片《健檢知多少》(Are Health Tests Really a Good Idea?),探討現代人對健檢的迷思。節目放映結束後,由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與主持人蔡詩萍對談,進行深度解析。陳秀熙主張50歲再做健檢CP值較高。

現代人擁有更進步的科技,科學也強調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治療。許多健康無虞的人接受健檢,希望能在任何症狀出現之前,就偵測出疾病的早期跡象。但健康檢查,真的有用嗎?也或許,問題應該要這樣問:「健康檢查,值得嗎?」

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成人健檢主要鎖定50歲左右,因為大部分的癌症、慢性病約在五十歲左右發病,或是還有一段時間才出現病症,根本無需太早去做檢查;他也以打方向燈做比喻,「太早打左轉燈不需要,要到了再打,」如果離發病期太早做,很可能浪費掉這個錢。」

另一個原因是50歲是女性停經年齡。女性在50歲以前,有女性荷爾蒙保護,癌症發病機率較50歲後小,50歲之後的篩檢對她們特別的重要。

關於健康檢查爭議的經典案例,當屬「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檢測」。在1970年代時,此種檢驗方式原本用來追蹤確診的攝護腺癌,但從1990年代起,開始被運用在健康檢查,相關單位呼籲數百萬美國男性接受篩檢。然而,相關研究卻很快發現,用這方法檢測出的數千件攝護腺癌案例,根本不會危害人體。

PSA檢測的後果之一,卻是讓許多男性接受不必要的根除手術,導致性功能障礙與尿失禁。發現自己的研究竟然招致這種災難性後果,原研發者美國泌尿科醫師理查阿布林教授大為震驚,並且嚴厲批判PSA篩檢:「這種科學被過度運用了。人們太急著做切片檢查和接受治療,我們花了六百億美元,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數百萬男性。這就是為什麼我稱之為公共衛生災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