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除舊迎新 字畫收藏也該盤點

林茂隆示範字畫修復。(記者趙世勳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時近歲暮,忙於除舊布新的同時,別忘了盤點書畫、文物的收藏環境與狀況,文化部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明興提醒,良善保存勝過事後修復,且文物若受損到須修繕的地步,通常「問題都很大」了!

2006年成立修復、裝裱書畫的「隆之堂」,曾修補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捕魚圖〉、〈賣漿圖〉的修復師林茂隆說,書畫保存本就不易,光害、空汙、落塵、蟲害、過度潮溼或乾燥、溫度變化、碰撞等都可能傷害文物,加上台灣地處海島,紙、絹在南風天、梅雨季容易受潮,過於乾燥時又會碎裂,稍有不慎,便出現脆裂、蟲蛀、汙漬、霉斑、泛黃痕跡,常讓藏家心痛不已。

林茂隆說,最適宜保存、展示書畫的環境,溫度應控制在攝氏18至22度,相對溼度55%至60%,照度不應高於50勒克斯(lux,即流明/平方米);如果無法有如此優良的收藏環境,至少要在溼氣重的季節把書畫收進防潮箱等不易受潮的地方。

除了一般保存維護常識,劉明興指出,木製或剛塗漆的家具會揮發酸性物質,紙類文物應避免暴露在該環境;使用一般影印機複印已經受損的書籍類藏品,會讓受損狀況變得更加嚴重,應使用特殊的影印機,並儘可能減少使用原件的頻率。

劉明興說,文資中心今年下半年會舉辦紙類文物收藏相關講座,有興趣的民眾可留意文化資產局官網:http://www.boch.gov.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