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流行消費】設計師單椅 坐領風騷

報導/記者甘麗梅

被尊稱為「現代家具始祖」的德籍設計大師Vladimir Kagan認為,設計椅子就像是設計一個「裝人的容器」,一張不舒適的椅子是毫無意義的。事實上,各式各樣造型獨特的單椅最能讓設計師發揮創意,通常也是奠定個人設計風格的關鍵作品,小小一張椅子卻是贏得桂冠榮耀的關鍵,不少設計師靠著巧思設計的單椅贏得夢寐以求的設計大獎,甚至成為各國美術館館藏的作品,例如Vladimir Kagan著名的「VK CHAISE」躺椅被紐約博物館譽為百大名椅之一而成為館藏;幽默的芬蘭設計師EeroAarnio六零年代經典的Pastil Chair糖果椅為他贏得美國工業大獎;當今最火紅的日本設計師吉岡德仁所設計的第一張椅子「Honey pop」,陸續被柏林VITRA美術館、龐畢度藝術中心以及MOMA紐約近代美術館選定為永久收藏品,也奠定他在當代家具設計領域無可取代的地位。

別以為這些讓設計師驕傲的知名單椅作品跟你遙不可及,事實上,國內不少代理商引進了這些大師們的驕傲之作,讓你不僅「聞名」而已,更能實際與它們做近距離的親密接觸,甚至立即擁有它哦!


A. Castiglioni的怪凳子

一生榮獲九次Compasso d'Oro國際設計大獎,以設計燈具聞名於世的義大利設計師Achille Castiglioni很顯然是個「功能主義者」,他認為功能至上,應該跳脫所有的風格限制,強調任何材質及技術都不會被排除在現代領域之外,Achille Castiglioni與哥哥PierGiacomo Castiglioni在1957年一起設計的凳子就證明了這一點。這張以彩色鋼板與木質T型曲柄支撐架結合的怪凳子「MEZZADRO」,漆成橘色的坐部造型概念來自牽引機的座椅,弩型檯座跟坐部用蝶帽連接起來,不必使用螺絲起子或板手,就可將所有部位都固定好。

1970年,Zanotta決定生產MEZZADRO,並將原來的坐部改成較舒適的設計。經過重新設計的MEZZADRO,開始被擺在各種不同的商業場所,包括夜店、酒吧、辦公室等,並成為紐約現代美術館永久收藏品,後來也陸續成為慕尼黑、耶路撒冷、蘇黎士、布拉格等各國美術館的永久設計收藏。


Heiliger Portrait的編織椅

曾擔任Mecedes-Benz汽車公司設計師的德國設計師Heiliger Portrait,1985年起與知名家具品牌以自由合作方式進行創作, 他為Schutz的Salix Collection編織工作坊所設計的Salix冬季花園系列座椅,彙集現代設計和傳統原材料,表現出純粹主義的透明感。

將以自然槭樹原料所作成的創新編織帶編結在一起,形成一個些微變形的平面,在邊緣以特別壓延的鋁製擠壓紋來固定住,達到坐、靠或躺等需求的變化,上面可加上薄皮革坐墊,更為舒適。這一系列的單椅設計為他贏得了2002年芝加哥希臘建築與設計博物館優良設計獎以及2003年新加坡國際家具展的最佳家具獎。


Philippe Starck的玩具椅

曾為法國總理密特朗私人公寓進行室內裝飾的知名法國設計師Philippe Starck,是近十年來相當引領風騷的設計師,風格獨具個人特色,是一位不斷創造,既頑皮又幽默設計的點子王;他除了是當今最具盛名的設計師之外,同時是世界上作品最被大量生產的設計者,作品領域從義大利麵,榨檸檬汁器,牙刷,家具,服裝,花瓶,機車,餐具,衛浴設備....等,「對抗無聊」應該是史塔克最讓人欣賞的!他認為所設計出來的東西能帶給人們更棒、更優質的生活,使他們快樂是再重要不過了。為DRIADE STORE所設計的這款Toy系列單椅,以積木概念為發想點,以孩童的玩具為設計線條的詮釋,疊疊層層的形狀勾起使用者的純真心境。


Jean Marie Massaud的TRUFFLE椅

外表像個壓扁的高爾夫球的TRUFFLE椅,是法國著名設計師Jean Marie Massaud為PORRO的精心傑作。Jean Marie Massaud曾任職Philippe Stark設計公司,跟他的老闆一樣腦子裡充滿點子,事實上,他的作品在近幾年已經分別被倫敦設計博物館和巴黎國立現代美術館等機構所收藏。

Jean Marie Massaud的設計天分也吸引了化妝品牌Lancome的注意,將重要的形象概念店交由他來操刀設計。而這款TRUFFLE椅多孔的特殊設計讓塑料椅多了透氣的特點,質量也更輕,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有兩種不同的款式,一為直接貼地的塊體,另一則為透過金屬轉盤骨架支承達到挑高的設計。


吉岡德仁的吧台椅

紅透半邊天的日本當紅設計師吉岡德仁Tokujin Yoshioka剛出道便得到三宅一生的青睞,負責為其規劃設計店面與服裝秀場,位於台北101購物中心的ISSEY MIYAKE旗艦店,透過光學玻璃的運用加深人在視覺上的體驗,便是吉岡德仁最新的作品之一。日本六本木街頭有一張由吉岡德仁設計的「雨中消失的椅子」,據說一開始的創意是要做個冰塊,後來考慮到實用性,就變成透明如果凍般的椅子,一下雨,椅子上的水波紋與雨融為一體,看起來就像融於雨中般消失了!身為材質的狂熱份子,對於材質的製造過程、物理運動、視觸覺感受等都是他作品的一部份,他經常使用椅子做為表現的形式,擅長運用材質為自己的設計加分,近期為Driade所設計的「Kiss Me Goodbye」透明椅和米蘭展上以聚脂纖維製作的麵包椅,都為設計界所驚嘆。目前他最知名的作品「TOKYO-POP」系列是他為DRIADE STORE所設計的,源自於先前的Honey-pop--一張使用薄紙層層疊起的椅子,整張椅子呈現出蜂巢的構造,而TOKYO-POP則在設計概念上傳達了一張椅子的成形源自於身體在坐的過程中所塑形而成的,簡單的說,就是身體提供一個印記,經由「坐」這個事件達成椅子的造型。


Piero Lissoni的島型沙發

被稱為設計天才義大利設計師PieroLissoni向來致力於沙發設計與生產,產品相當注重布邊或褶邊等細節處理。PieroLissoni主張機能與美學是不可分割的,它們必定是一體成形的,簡約、典雅與質感是重要的三大關鍵,華麗外形或過於複雜的形式都不是Lissoni所期望的,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作品中,總是散發著「無聲的品質」,不但精緻有品味,外表絕對簡單大方,例如這款Piero Lissoni為Living Divani所設計的BUBBLE ROCK椅,突破中規中矩的沙發印象,渾圓的型體像是一個個獨立的島嶼,讓生活空間變得更加有趣。


Vladimir Kagan的VK躺椅

高齡80歲的紐約德籍設計大師Vladimir Kagan,自1947年第一件作品誕生算起,已投入設計界57年,今年初曾應御邸家具之邀來台發表2006最新設計作品「KEYWEST」,一座靈感來自海灣形狀、具有柔軟輪廓線條與極度舒適性的6公尺長大型沙發。具有建築與工程訓練背景的Kagan透露自己創作靈感多來自大自然的元素,例如:種子、樹葉、天鵝美麗的頸部線條等。Vladimir Kagan的作品深受時尚界人士喜愛,包括Armani的米蘭餐廳、Gucci全球360間門市、L.A Standard hotel等皆使用他的作品。

Vladimir Kagan最大的設計特色是以柔和的圓弧造型取代方正規矩的直線設計,充分表現VladimirKagan隨性的人生態度。俐落的線條加上簡約的外型,每件作品散發出沉穩的設計功力,VladimirKagan曾說:「做為一個家具設計師,我創造屬於我的世紀,而非仿效過往。」Vladimir Kagan的「VK CHAISE」躺椅是他45年前的作品,流暢的線條與顏色,來自天鵝優雅頸部線條靈感的腳椅,在今曰看來仍然新潮摩登,而不規則的鋁合金支架也成了他的註冊商標。

圖片提供/御邸家具、青石現代家具、紐約家具設計中心、ZANOTTA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