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觀眾愛死人 電視忙犯罪

一週五天,每天晚上九點,美國觀眾都可以在某大電視台的影集裡看到屍體。這些年來,隨著「法網遊龍」與「CSI」兩大山頭影集創造的收視高潮,犯罪影集幾乎成了各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必備款。

遊龍最老牌 15年前誕生

在這一系列影集中,「法網遊龍」(Law & Order)是最老牌的一部。它從十五年前開始在NBC播出,主要重點是放在警方如何循線揪出罪犯的過程,雖然手法傳統,但因角色討喜、劇本嚴謹,收視始終居高不下。

一九九九年,「法」片班底放膽開發另一個分支影集「Law & Order:Special Victims Unit」,這一個支部處理的是性侵害案件,可想而知片中會出現許多刺激收視率的元素,推出之後果然叫好叫座。但就在「法網遊龍」逐步擴展,計畫成為電視圈的麥當勞之際,二○○○年,CBS電視台忽然石破天驚推出一部以法醫鑑定課為主角的影集「CSI犯罪現場」。

CSI後生可畏 收視最高影集

同樣是在面對犯罪,「CSI」選擇貨真價實地從屍體著手,逐一蒐集線索。法醫鑑識小組不搞警探最愛的登門拜訪來聊天那一套,他們只相信科學證據,DNA、鞋印、土壤成分等等,偏偏這些證據又常誤導他們,往往組員推敲了老半天以為的陰謀詭計,最後可能是受害者不小心滑一跤的結果。再加上影集炫目的電腦繪圖、迅速逼近傷口的變焦鏡頭與性感迷幻的燈光設計,「CSI」一推出就讓「法網遊龍」嚇出了一身冷汗。

二○○一年,「法」片再推出第三分部「Law & Order:Criminal Intent」,這班人馬特意瞄準「CSI」的科學證據,強調警探如何利用心理學突破罪犯心防。第四分部「law & Order:Trial by Jury」今年也宣告誕生,受到電影「失控的陪審團」啟發,這部影集主要著墨在被告、被告辯護律師與陪審員之間的角力與互動,至此「法網遊龍」已經四星連線成功。

於此同時,「CSI」人氣節節高昇,到後來甚至成為美國電視史上收視最高的影集。劇組於是在二○○二年請到大衛卡羅素主持「CSI:邁阿密」,去年更說服從不演電視的影星蓋瑞辛尼斯出馬,帶領「CSI:紐約」繼續在紐約的實驗室內看顯微鏡。

業界甚至傳說,CBS已經考慮開發「CSI:紐澳良」,準備擇期推出。

犯罪吹跟風 警探競登場

兩大影集加起來一天看一部剛剛好,偏偏其他台也不甘寂寞,不是找來「光頭神探」(The Shield),就是請到「失明警探」(blind Justice);有的乾脆把「CSI」搬到海軍變成「重返犯罪現場」(NCSI),有的則是轉個彎拍警探在四十八小時黃金時間內尋人的「失蹤現場」(With out a Trace)。

美國的電視評論家分析,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觀眾對正義懷抱著更多嚮往,所以電視繼續犯罪,死人依舊當道,正義才能一次又一次在一小時內被徹底實現。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