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時尚大道】125年寶格麗的8個房間

使用硬幣製作飾品可追溯自羅馬帝國後期,Bulgari於60年代,使用真正的古幣製作,圖為1966年作品。

記者王瀅娟/羅馬報導、攝影

1950年代Bulgari開始與明星們有合作,圖為Monica Vitti於1963年由Karen Radkai拍攝的照片,配戴Bulgari祖母綠珠寶。

125年,是個值得「wow」一聲的年份;換一個說法,一又四分之一個世紀,或許會讓人更加感覺到它的偉大。

Bulgari「從歷史邁向永恆:1884-2009」回顧展於羅馬展覽博物館舉行。

Bulgari今年邁入值得大肆慶祝的第125週年,以慈善義賣捐贈Save the children活動暖身,真正的重頭戲:「從歷史邁向永恆:1884-2009」回顧展,日前於羅馬展覽博物館隆重登場,開幕酒會現場摩肩擦踵、賓客此起彼落驚嘆,可見此展比你所能想像的,更加精采一點。

李察波頓送給伊麗莎白泰勒的第一枚戒指為Bulgari祖母綠戒指。

541件珠寶,出現於Bulgari book裡的珠寶就達493件,其中許多作品是首次公開展示,還有很多是私人收藏借展,數以百計的設計圖稿、數以千計的影像照片,歷經18個月的籌畫,8個獨特的房間,以125週年紀念頂級珠寶為中心,由左至右依序走過這段旅程,不單單看到Bulgari 125年間發展轉折的縮影,同時也是一部Bulgari觀點的近代珠寶發展史。

1930年代喜愛可呈現不同風貌的多功能珠寶,如圖中的雙頭鐲倬頭可拆下當胸針。

8個房間大略依照年代區分,其中還是有主題性的房間,如伊麗莎白泰勒的Bulgari珠寶收藏便獨立在1個房間內展示;非常具Bulgari代表性的蛇、古幣與Bulgari.Bulgari圈環亦獨立展出。所有的珠寶展示架均特別為該件珠寶訂製,跟珠寶一樣獨一無二,讓珠寶好像漂浮在由2片玻璃夾起的真空空間中。每個房間2側均由絹印代表該年代特色的珠寶草圖的絲質簾幕裝飾,雙層中間打光,不真實的美感讓人彷彿漂流在該時空的洪流中。符合房間主題的影片、草圖等,在液晶螢幕上播放;地上投射著該時代的代表性珠寶圖案,濃厚的當代氛圍包圍參觀者。

1960年代,Bulgari確立彩色寶石之路,在單件珠寶上結合紅寶石、藍寶石與祖母綠在當時是相當大膽的設計。

1884~1940 銀器起家

1960年代Bulgari第一只使用完整蛇型的珠寶手環錶,以蛇手環為流行裝飾最早可追溯至西元1世紀的羅馬。

Bulgari創辦人Sotirio Bulgari是希臘人,來到羅馬展開他的事業,以製作銀器起家。這個房間可以看到當時他製作的精美腰帶釦,是當時女生最流行的裝飾品,還有一些有精美裝飾器皿。1920年代,Bulgari更加專注於珠寶的製作,此時女生多半剪短髮,長耳環因而大流行,裝飾藝術的影響也開始出現,幾何圖形是主流。現代多個大手環戴在一起的戴法,早在1930年代便蔚為流行,以不同車工及鑲嵌方式去創造幾何圖形是這個年代珠寶最明顯的特徵,多功能的珠寶設計最吸引這個時代的貴婦,如這個年代流行的雙頭鐲,有些鐲頭可取下當胸針使用。不過,直到40年代結束前,Bulgari的設計深受法式珠寶影響,精美,但尚未發展出自我色。

Bulgari 1991年製作的頂級珠寶項鍊,各色彩色寶石均依照設計重新切割成合適的形狀。

1950 明星合作

Bulgari 2005年一度失竊的頂級彩寶項鍊,為捐贈慈善義賣的作品之一。

這個年代,彩色鑽石開始嶄露頭角,其豐富的顏色變化與調性讓第二代傳人Giorgio Bulgari目眩神迷,因而開始為Bulgari注入色彩元素,脫離之前以鑽石與鉑金為主的世界。這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珠寶造型為花籃與花束(Tremblant),可微微顫動的花朵是當代珠寶工藝的特色展現。Bulgari也於此時開始與電影明星有密切的合作,如Gina Lollobrigida等,他們在電影或雜誌拍照時配戴的珠寶也在此展出。

70年代非常流行長鍊的設計,圖為1970年代製作的長鍊。

1950~1960 彩寶之路

Bulgari從1960年代開始確立走上以彩色寶石為主的道路,也在此開始與法式珠寶有明顯的區隔,正式奏出屬於自我的珠寶樂章。Bulgari「彩色寶石之王」的美譽,不只在於它勇於使用彩色寶石取代鑽石,同時使用多色彩色寶石做出高雅的珠寶,相較於當時大多數珠寶商仍以紅寶石+鑽石、祖母綠+鑽石、藍寶石+鑽石的設計,Bulgari已經有將紅寶石、藍寶石與祖母綠搭配在同一件珠寶上的設計,相當大膽而富創意;更不用說引進土耳其石等半寶石運用於頂級珠寶上,也為當時少見的勇氣。

1970 長鍊思維

第三代傳人繼位,體認到羅馬世界首都的地位不再,開始積極向海外拓店,世界各地的靈感亦開始影響Bulgari的設計。1970年代是個充滿實驗精神、大膽與新期望的時代,Gianni Bulgari認為女人希望珠寶可以在任何場合配戴,因而成為此時期珠寶的改革思維,長鍊(Sautoir)是此時期的主流,以黃金為主,上有精細的金珠裝飾,或是蛋面彩寶外鑲一圈鑽石的設計。

1980~1990 富裕色彩

普普大師安迪沃荷認為,Bulgari的珠寶就是1980年代的代表物;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拍攝背景為1983年的電影「賭城」時,勞勃狄尼洛送莎朗史東的珠寶盒中,全是Bulgari珠寶,可見Bulgari珠寶在當時的代表性。此時的珠寶彩色寶石的使用更為大膽,貴重寶石與半寶石搭配在一起稀鬆平常,顏色的搭配更為繽紛,另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是依照設計去切割寶石的形狀,在珠寶工藝上更進一步,頸鍊(choker)則是當代最流行的款式。

經典之房

Bulgari所有最具代表性的珠寶都在此房間內展現。包括1960年代開始風行的古幣珠寶,使用真正的骨董羅馬硬幣;源自1940年代的蛇型珠寶錶;1970年代復興古老金工技術的Tubogas系列與開啟銘刻Logo風潮的Bulgari.Bulgari系列;以及1982年起靈感源自古羅馬街道地磚的Parentesi系列。

泰勒專屬

李察波頓曾說:「我帶Liz認識啤酒,Liz戴我認識Bulgari。」這句話充分表現伊麗莎白泰勒對Bulgari的喜愛;當Bulgari為回顧展前往商借其收藏,伊麗莎白泰勒只說:「我的收藏應該值得單獨一個區域展出吧。」觀看伊麗莎白泰勒的收藏,根本等同於Bulgari的發展歷史,蛇型珠寶錶、長鍊、花籃胸針…當然也少不了李察波頓餽贈的祖母綠戒指與訂婚時的祖母綠套鍊與胸針,是此展最受歡迎的展區。

125週年紀念項鍊

此展區設於正中央,或許代表Bulgari歷代的珠寶設計智慧匯流於此,成就當代Bulgari的頂尖成就。每件珠寶都可以看到過去珠寶的影子,如Bib項鍊就是很典型的Bulgari珠寶,各色彩色剛玉鑲嵌其上,非常有份量感的設計,卻也維持現代珠寶的簡潔外型。這件項鍊曾經於2005年再紐約第五大道店失竊,奇蹟性地找回來,即將成為捐贈給Save the children的慈善拍賣品。

參觀資訊

地點:羅馬展覽博物館(Palazzo delle Esposizioni),Roma, via Nazionale 194

時間:5/22~9/13,每星期一休館,星期日、星期二~星期四早上10點至下午8點,星期五~星期六早上10點至晚上10點半。

票價:全票10歐元(優待票7.5歐元),另有3日票可選(全票12歐元,優待票9歐元),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三下午2點至晚上7點開放30歲以下的觀眾免費參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