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時尚大道】風格長流裡的生活與藝術

〔文/陳靜寬(寬庭美學創辦人)〕

建築大師柯布(Le Corbusier)說:「家應該成為生活的寶箱。」最近和義大利當代設計師Mauro Mattaini聊到住家時,我聯想到這句話;他崇尚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的Art Deco哲學,而現實生活中,他的家就是充滿靈感的寶箱,催化出他的許多絕妙創意。

Mauro Mattaini是國際知名的建築室內設計師,同時也是Art Deco專家。二十世紀後期世界各地名流巨賈仰慕追逐義大利品味時,他也被視為米蘭風格的代表人物,海外邀約的設計案絡繹於途;近三十年來,他的作品跨越洲際,遍布義大利、法國、盧森堡、葡萄牙、巴西、蘇俄、非洲、瑞士等地。

Mauro Mattaini是國際知名建築室內設計師,也是Art Deco專家。

從骨董商到設計師

1984年Mattaini畢業於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卻非關所學,似乎是在專業養成過程中,藝術文化點燃了他的熱情,他選擇進入米蘭Brera區著名的Robertaebasta藝廊,做起骨董藝術生意,一待就是十年。

對照Mattaini後來的發展,這十年非但未曾浪費,還培養出設計專業的深度。Robertaebasta藝廊主要展售現代藝術及骨董物件,由Roberta Tagliavini於1967年創立,他對於藝術和設計具有高度品味及精準的生意眼光,深諳如何傳達物件背後的歷史美學及獨特情感,在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尤其是Art Deco方面,長期經營出專業參考指標的地位,不少世界各地的設計師都慕名前來,到店裡蒐尋裝飾物件。在這樣的老闆帶領下,Mattaini累積深厚的實務經驗和知識,十年鍛鍊成Art Deco專家。

Mattaini用心為每件家具注入Art Deco的精神與元素。

「Art Deco是我的最愛,這種裝飾風格是二次工業革命的精緻成果,它的精神也啟發了建築、藝術、設計及平面藝術等不同領域的重大進展。」Mattaini說著他和Art Deco結緣的故事,同時告訴我,這個緣分終究還是把他帶回設計行業。

就在藝廊工作的第十年,一位客戶邀請Mattaini合作,為一座舊倉房進行修復改造。「那間倉房位於米蘭古城區一幢美麗的建築內,占地六百多平方公尺,挑高約有七米,真的是偌大的挑戰!」雖然事隔二十五年,當時情景似乎在他的記憶裡歷歷如繪。

他告訴我,這位客戶是有名的服裝設計師。規劃空間時,他盤算著時裝秀的可能動線,由此善用高度隔出上下兩層樓面,並結合白、綠兩色大理石拼接的視覺效果,精心設計出一座流線造型的迴旋樓梯,以現今的眼光來看,依然是優雅大器的經典之作。

以白、綠兩色大理石拼接所設計出的流線造型迴旋樓梯。

「這是我擔任建築設計師的第一個案子,也是我最喜愛的作品,全然的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真的是一場屬於Art Deco的勝仗!」Art Deco著重細節,講究精工,一棟房子往往要花費多年的精雕細琢始能有成,因此,Mattaini毫不掩飾引以為傲的心情,我相當理解。他細數著,從大理石地面、玻璃牆面、鑲嵌板及粗紋裝飾皮面的隔間、門及把手,還有每件家具、沙發,全都透過他的精確設計,注入Art Deco的精神與元素,「每個物件都是Art Deco風格。」

從大理石地面、鑲嵌板到家具、沙發,精雕細琢出裝飾藝術風格之美。

Mattaini對這個案子懷有特殊情感,除了業主和他結為好友,也因為它就像驗收十年學習的成績單,他的Art Deco專家地位因此鞏固,改造古宅的能力也獲得肯定。初試身手就闖出名號,合作提案接踵而至,其中,米蘭市中心Corso Venezia 3整棟大樓的裝修計畫,更為他贏得廣泛好評,海外業務隨即頻繁起來,不久,他就在法國Saint Tropez開設了工作室。

融合新舊 混搭風格

歐洲的城市泰半發展成熟,新建案並不常見,建築設計師面對的挑戰較多來自老舊建築的翻新。Mattaini在這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如同Art Deco巧妙融合古典與現代,他擅長無痕銜接新舊時空,賦予風格嶄新的詮釋。

為私人遊艇所設計的精緻內裝,巧妙融合古典與現代。

喜歡混合不同風格的Mattaini,總是能賦予風格嶄新詮釋。

「我不喜歡單一主題的空間設計,即便單一主題可能容易些,我還是喜歡混合不同的風格。」這便是Art Deco精神,近百年來,許多新的元素,包括藝術形式,都隨著生活演進匯入這支不曾乾涸的風格長流。

「接到案子,首先我會評估如何保存既有資產,考量有哪些修復方式能夠恢復原貌的美、並且為既有價值加分。至於那些無法展示歷史重要性或建築優勢的地方,就考慮清空,再選擇適合的風格融入。」

Mattaini的尊崇歷史資產,看來跟他的念舊很一致,就拿住家來說,他在米蘭的公寓一住就是三十年。「這間公寓陪伴我度過大半人生,期間雖然歷經多次翻新,我還是保留了某些物件,在內心深處,它們呼應著某些時光片斷,生活、父母、朋友、以及曾經去過的地方……。這盞1970年代的燈,是摯愛的伯母送的禮物,那邊的Art Deco雕塑,是在巴黎買的,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歷史。」

坐擁寶箱 迸發創新靈感

家,對他來說,確實有如柯布口中的寶箱,「塞滿了東西,塞滿了我,它們環繞著,散發的都是我這個人。」狀似戲謔的語氣,卻直指家的真諦。

在滿屋子寶貝當中,他最愛兩件家具,一是來自中國的烏漆嵌金骨董櫃,正面翻飛著二十多隻金蝶,是如今少見的鍍金嵌飾精工;另一個是一張很美的寫字桌,「過去三十年,有不少案子都是在這張桌上完成的。」主人的愛自不待言,這可是裝飾青銅及羊皮紙的1930年代工藝!

骨董櫃上有鍍金嵌飾精工的金蝶。

來自中國的烏漆嵌金骨董櫃,與1930年代工藝的寫字桌。

兩件都是精美的Art Deco範例。在那個年代,設計師喜歡用具有歷史感的手工物件,表達對機械生產一致性的反動,應用於室內風格,它們便是憑添幾許貴族氣息的元素。物件的收藏和展示是多數粉絲為Art Deco著迷的重點,然而,對於創意人,這種風格的創新初衷可能更具魅力,Mattaini即是如此。

藉由新材料的運用,表達對當時機械與科技文明的嚮往。

大量使用直線、對稱和幾何圖形,強調一種機械式的美感。

「我著實欣賞Art Deco的品味及美學,特別是它的創新目的;這成為一種誘因,激勵我嘗試實驗新造型及新材質。我也喜歡其他現代風格,但Art Deco一直是我的靈感來源。」

在創新的目標引領下,Art Deco具有混和多元風格或元素的特徵,呈現的風貌更為多變。Mattaini的住家就和他的其他作品大異其趣,起居室裡,一彎弦月造型的亮紫色絲絨沙發居中定調,黑白相間的斑馬毛皮鋪地烘托,綢緞簾幕、金屬、玻璃、漆櫃……光滑亮澤的材質表情搭配東方文物及現代藝術,讓人不覺就沉入華麗優雅的1920、30年代氛圍裡。

亮紫色絲絨沙發、斑馬毛皮地毯、綢緞簾幕與漆櫃,猶如墜入華麗優雅的二、三〇年代。

「家是城堡,讓我放鬆、並且忘掉生活壓力……」雖然事業繁忙,Mattaini似乎很懂得在家居生活中尋求平衡點,家裡他最喜歡待的地方就是臥室。「晚上我會想想剛過完的一天做了什麼,有哪些還沒做完;即使放鬆地躺在床上,我還是繼續工作,打完需要打的電話。」或許很難讓人相信,但他告訴我,他曾有過最好的點子,都是夜晚在床上醞釀出來的。

圖/Mauro Mattaini、Massimo Listri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你可能還想看 more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