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金曲歌手現場大走音 音樂人不忍了:鋼琴找不到他的音

賴聲川(左起)、李四端、陳立恆、烏雲與雷壬鯤齊聚一堂。(MOMOTV提供)

〔記者林欣穎/台北報導〕1970年代艾迪亞餐廳(Idea House)成為戒嚴時期的地下文化中心,讓年輕人尋找自由與夢想,過往曾在艾迪亞演出的歌手賴聲川、陳立恆、烏雲與雷壬鯤,50年後重聚,日前登上李四端《大雲時堂》,提到過去與現今的歌手差別?經營三個音樂餐廳的烏雲坦言:「有時候聽到金曲獎歌手唱歌真的很難過,鋼琴完全找不到他的音。」

艾迪亞年代包括法藍瓷創辦人陳立恆、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飛碟唱片創辦人吳楚楚,蔡琴、羅大佑,後期金智娟、庾澄慶、黃仲崑、王治平等人都在此演出,有些則成為民歌時期的代表性人物。

原本艾迪亞經營兩年卻要收攤,由陳立恆接下,收攤那天晚上,他簽下用衛生紙寫的20萬借據把餐廳頂下來,當時他月薪1萬元,20萬足以買一棟房子,現在回想起來真是「盲目兼勇氣」。

很難想像在戒嚴時期,一個不准公開演唱的年代,艾迪亞餐廳唱歌不被法律允許,因此門口需要有人站崗,警察臨檢外面的人敲敲玻璃打暗號,警察在時只彈吉他,警察走後歌手才繼續唱歌。

相較於過去與現今的歌手有何不同?烏雲提到:「有時候聽到金曲獎歌手唱歌真的很難過,鋼琴完全找不到他的音,而且可以隨便舉五個歌手。但當年歌手唱LIVE音一定要準,音不準就完蛋了。」與現今歌手的音樂由機器做出來大不相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