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教科書爆土豆爭議!苦苓逆風力挺康軒 點出「視頻」在台灣已流行

〔記者易慧慈/綜合報導〕日前有網友發現,康軒版國中生物課本中,竟使用中國用語「土豆」稱呼馬鈴薯,引起熱議,教育部長潘文忠對於此事相當意外,更驚呼「我們的審查不可能通過這個」,康軒也聲明道歉。對此,苦苓逆風發文,要大家不要找麻煩,許多中國詞彙如「視頻」等,早已在台灣流行。

苦苓。(資料照)

苦苓寫道:「不要大驚小怪了好嗎?人家課本上已經清楚寫了『土豆在台灣是指花生、中國是指馬鈴薯』,一點錯也沒有呀!為什麼要找麻煩逼出版社道歉?」對於外界質疑中國詞語不合適?他反問「視頻、高清、立馬、土豪、學霸、閨蜜、顏值、接地氣」,以上這些詞「不都是本來中國在使用、現在台灣在流行的嗎?」

他說語言不過是一種表情達意的溝通工具而已,中國人也使用源自台語的「吐嘈」,而且講得很習慣,請大家用平常心,不要亂給人戴帽子,別忘了我們是民主自由的國家。

康軒版國一下自然科學課本的三格插畫,有一名學生向同學分享週末在餐廳吃到「糖醋土豆絲」,同學疑惑「土豆那麼小又硬,怎麼切絲啊?」兩名學生的對話框及想法框分別標注「土豆=馬鈴薯」與「土豆=花生」,呈現雞同鴨講的情況。而左下角則有台灣閩南語的土豆指的是花生,中國則稱馬鈴薯為土豆,兩者是不同的植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