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灣No.1領先全球 !「遠方嬌客」驚喜現身首映

〔記者許世穎/台北報導〕由《老鷹想飛》導演梁皆得,跨越30年、遍歷多國拍攝的最新紀錄作品《守護黑面琵鷺》,昨晚舉辦世界首映,各界專業人士紛紛站台力挺,日本黑面琵鷺專家松本悟也特地從日本飛來台灣支持,現場更邀請到兩隻遠方嬌客--黑面琵鷺「親自到場」,跟現場嘉賓一同「黑琵Together」,親自感受黑面琵鷺的模樣。

黑琵先生王徵吉(左起)、導演梁皆得、日本黑面琵鷺專家松本悟,與黑面琵鷺一同現身《守護黑面琵鷺》世界首映記者會。(采昌提供)

該片從1992年台南七股的「黑面琵鷺槍殺事件」開始,將台灣家喻戶曉的明星鳥種黑面琵鷺全面紀錄,並透過攝影家王徵吉,以及各界愛鳥人士們,攜手保育與追蹤,讓黑面琵鷺從當年全球僅有300隻,進展到現在已經超越6000隻的驚人成長。

本片也探討目前仍為瀕危物種的黑面琵鷺,必須面臨道路開發、光電廠蓋設而導致的棲地流失。面對這些問題,導演梁皆得也在首映會上表示:「這部片從1992年就開始陸續紀錄,其實30年來發生了很多事情,可惜無法全部收錄於84分鐘之內,希望還有機會再出續集將故事延續。」

《守護黑面琵鷺》導演梁皆得出席世界首映會,與全場觀眾一起合影。(采昌提供)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也特別提到台灣「領先國際」之處:「黑面琵鷺幾乎是台灣保育史的一半,牠們在台灣的數量從1992年的150隻,成長到最新數量有4228隻,佔了全球2/3的數量。這是台灣各界長期的努力,也是推動保育的重要指標物種。」黑面琵鷺在台灣的數量成為全球No.1,但棲地流失導致的生態危機,仍然需要大家的重視與關注,希望大家看完電影之後,能一起思考黑面琵鷺所帶給台灣的意義。

首映會上,更驚喜邀請到兩隻來自遠方的嬌客--黑面琵鷺「親自到場」,讓現場嘉賓又驚又喜,感受到黑面琵鷺的珍貴模樣。這兩隻黑面琵鷺,其實是國內知名動物醫師祁偉廉與其兒子,協助精心製作的仿真模型假鳥。

導演梁皆得透露,他們在模型上裝設小型攝影機,得以靠近黑面琵鷺,進而捕捉牠們洗澡等珍貴畫面,讓觀眾們可以近距離欣賞黑面琵鷺,一睹這群國際級明星嬌客的樣貌與行動。《守護黑面琵鷺》將於3月24日在台上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