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被嘲客家的省著用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文化部貼文吸引有感「造句」

文化部臉書貼圖文響應「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翻攝自文化部臉書)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今(21)日是「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文化部小編在臉書貼圖文響應「標籤不會拉近彼此」,並舉一個最常聽見的對話案例:「__是不是都__?」「__都很__」「你們__一定很__」等,留言處發現許多有趣的造句回應也很有感。

再對話框內,若前面填入「原住民/客家人/新住民/外籍移工……」等不同族群身份,後面則接續社會對這些人的刻板印象,有時候是負面的,像是「小氣」、「學習差」;有時候則會是「會唱歌」、「有運動細胞」的讚美。貼文指出,從日常生活、網路社群,甚至大眾傳媒,都常出現類似話語,好像透過這些特定標籤,就能夠解釋一個人、一個族群,甚至一整個複雜的文化現象與歷史脈絡。然而,事實往往並非如此。要真正認識一個人、一個族群,該透過實際相處、學習,而不是透過族群偏見,輕易地抹煞或論斷,那只會讓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遠。

「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源於62年前的今天,南非黑人一城鎮居民為有種族歧視的《通行證法》(Pass Law)上街抗議,卻遭警方強力鎮壓,造成嚴重傷亡。1966年,聯合國為悼念此悲劇,將3月21日列為紀念日;南非政府則是在經過民主轉型、廢止種族隔離制度後,1994年,將此日列為南非人權日。

文化部指出,台灣是擁有多元族群的民主國家,每個族群也擁有各自美麗而豐富的文化。應透過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歷史資料的爬梳整理、文化創作的欣賞與閱讀等,真正認識與自己不同的族群文化。對此,臉書回應超有感,有人試著造句:法國人是不是都很浪漫?你是原住民?那你怎麼只會講華語?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