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情路不順 都爸媽害的?

〔文/諮商心理師 張璇〕你是否覺得自己的感情路顛顛簸簸或某些事情不順遂,父母也有一些責任?他們之間的互動或他們的教養方式對你造成許多負面影響?的確,不是每個人都有充滿耐心、愛心和細心的父母,如果你對母親或父親充滿怨怒卻很壓抑,愛恨糾結的矛盾情緒經常困擾著你,請別太自責,也別覺得孤單,許多人跟你一樣,童年或青春期的痛苦一直藏存在內心深處,變得易怒或常感抑鬱、沉重,不時困陷在情緒的流沙中。這些未化解或被埋藏起來的感受時不時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搞破壞,甚至毀掉每一段親密關係。

有句話說:「原諒父母並釋放過去,勝過任何的抗生素。」若想尋求內在真正的平靜、讓舊傷口癒合,需要走出過去的傷痛,原諒曾經傷害過我們的家人。現在,是時候掙脫這個「不原諒」枷鎖向前邁進了。以下三點建議,提供給想與父母和解、不想再將自己鎖在情感監獄的朋友參考:

1)釋放過往傷痛,停止餵養自怨自憐心態,為自己的快樂負責。

原諒是一種內在的工作和決定,有時與其他人無關;超越這些糾結的力量只存在於你。或許你的父母創造了讓人怨怒的環境,甚至讓你的夢想無法實現,但我們可以決定是否要繼續維持這種環境的存在。換句話說,雖然不能改變過去,但我們有權利「重新定義自己與過去的關係」,為自己的快樂負責。這件事絕對是生命大功課,但為了讓自己的情緒化負面反應減少、在親密關係中更自在,我們需要面對這些糾葛與矛盾,釋放過往的疼痛,試著轉換心態和化解它們。所以需要常常提醒自己:某些遭遇可能是父母所給的,但心境卻可以自己創造,如果停止餵養怨恨和自憐,它四處滋長的有毒藤蔓便會漸漸枯萎。

2)把痛苦和原諒寫在紙上,藉以驅除感情毒素,淨化靈魂。

埋葬童年或青春期時的許多感受,任它們在心裡潰爛和腐壞,內在的其他部分也會受到感染,就像身體需要排毒,靈魂也需要排出情緒的毒素。但每個家庭的狀況和父母的接受程度不太一樣,直接找他們談一談可能會使事情變得更糟,雙方都可能無法保持冷靜,所以做這個選擇之前,最好慎思,至少和心理師或很好的朋友先好好談過、整理過,可以緩減當面聊聊的衝擊和避免造成不可預期的傷害。

透過書寫做原諒父母(或某個親友)的不完美這件事,或許更有助於整理和釋放。把痛苦寫在紙上、寫封信給對方可以有一個清潔的效果,儘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丟到紙上,但請也寫上對他或她的感謝,以及你願意原諒和放掉這些不愉快。

完成後,找一個可信任的朋友聽你細讀它,作為這個原諒過程的莊嚴見證。建議一次性驅逐被壓抑的情感毒素,最後可以把它燒掉(請注意安全,小心火燭),讓情感的沉重包袱隨風而逝,和灰燼一起消失。

3)設想父母的行為是出於好的動機,較容易寬容他們的過錯。

有時我們會將重要他人純粹的動機,歸咎于是自己哪裡不好,或歸咎於他們有邪惡的動機。一旦有心放掉「不原諒」的執著,試著從受害者角色中掙脫出來,較可能去理解他們當時所承受的環境和限制,設想他們在當時已做了他們所知道的最好的選擇。當我們假設對方在錯誤的行為和軟弱的意志背後,是出於好的動機時,往往較容易忽略並寬容他們的過錯。

「原諒父母」不是放下他們所造成過的傷害,也不表示忘記或不會再有生氣和受傷;不是要否認他們的自私、拒絕、殘暴,或任何不當的言行、性格缺陷。重要的是,要能與我們的父母從長期的糾結中分隔開來;不再不停責怪他人和活在受害者的自憐中,承認我們是有能力、責任創造我們自己幸福的成年人,可以好好地疼惜、關注和欣賞自己的內在小孩,也可以改寫自己的生命故事。

▼淡化心中陰影 療癒親密關係中的傷害

探索某些過往的傷、覺察它們的影響,這樣的過程已不容易,還要學習原諒過去傷害過自己的人和事,更是難度極高的挑戰。雖然歷程很辛苦,但承認、面對那些真實的感受,並以新的眼光看待它們,心中那一道道陰影便可能漸漸淡化,重獲心靈的自由,並讓許多親密關係中的傷害也被療癒。(圖/喬安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你可能還想看 more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