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愛情麻辣燙>身為同志 他因孝順而恐同

因為恐懼不孝,身為同志的他,變成表裡不一的雙面人。(圖/水瓶鯨魚)〔文/莊又竑〕

儒孝文化當道的亞洲,也能讓同志出頭天嗎?熟悉亞洲文化的歐美媒體朋友,觀察到台灣有著全亞洲最大規模的同志遊行、這裡的同志人權議題白熱化,甚至進入立法程序,他覺得台灣太特別了,一個儒孝文化的國家,怎麼可能尊重個人主義讓同志出頭天呢?

的確,這位歐美媒體朋友說對了一件事,這些走上街頭做同運的同志們,多半沒跟家裡說,也沒跟同事講。台灣的同志運動只在某一種私領域的次文化圈圈裡,比起西方國家,台灣同志的出櫃很少發生在辦公室裡,更鮮少對父母出櫃。

豪哥是個男同志,也是同志運動的衝組,遊行跑第一、同運文po第一、臉書曬豪放恩愛照也是第一,但是他過不了母親那一關。他很孝順,他跟母姓,因為母親被家族交代得延續家族的姓氏,豪母隱約知道兒子無法延續家族姓氏,千方百計地讓女兒的一個兒子也跟了自己的姓氏,豪哥待小外甥如同自己的兒子。

長久以來,豪哥習慣當個裡外不一的雙面人,在性別平等演講場合上,他會公開地說:「儒家講君臣父子,是民主、自由、人權最大的敵人,因為孝順,使人不敢忤逆老父、老師、老闆等等威權人物,然後,人人都變成順民……」然而,在私下的生活裡,豪哥心中卻沒有跟母親出櫃的選項,因為深怕忤逆母親、讓母親傷心。

最近,他的痛苦已經不只是無法向母親出櫃,而是他發現自己竟在不自覺的情況下,把恐同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小外甥。有一回,年僅十歲的小外甥看到豪哥玩手機滑猛男照,「齁〜舅舅愛男生!」小外甥天真又直覺的反應。「你走開!不要亂講!」豪哥著急又嚴肅地罵了小外甥。

其實,這不是第一回豪哥這樣負面地對待小外甥。幾年前小外甥就喜歡跟舅舅玩,偶爾摸摸豪放哥的大胸脯,「舅舅的奶奶好大喔!」小男孩會這樣說。「別亂摸!」豪哥敏感又生氣地一把推開外甥。

深諳心理學的豪哥不是不理解,幼兒在三、四歲開始探索身體,也會對父母的身體感到興趣,他甚至常在公開的演講上告訴大家,挪威從八歲起就開始做性平教育。面對十歲的小外甥,豪哥不是知識不足,只是,他有一個痛苦而又沉重的負擔,叫做「孝順」,這讓他變成一個表裡不一的人。

豪哥希望自己這個小外甥長大後能符合豪母的苦心安排,延續豪家的姓氏。豪哥不恐同,但他恐懼不孝。當然,你也可以說,豪哥因為不想忤逆自己的母親,所以變得恐同!他恐懼小外甥知道同志是甚麼,甚至恐懼他是同志。因為孝順母親,他在自己最親的外甥身上,做了錯誤而痛苦的示範。

其實,豪哥對待小外甥的行為,跟童年時豪爸、豪媽對他的態度一模一樣,就是一概否定。父母的否定讓豪哥痛苦了四十年,四十年來,他對父母孝順的方式就是順從、敷衍、欺騙。現在,豪哥重複了父母對他的模式,自己變成那個不能被挑戰的威權,殘忍地封了小外甥的嘴,阻止了小外甥的好奇探索。

幸好,豪哥自己有了覺察,雖然他一樣很痛苦,恐懼外甥無法延續家族的姓氏,但也害怕自己把這種罪惡感加諸到下一代。豪哥正徘徊在價值觀的十字路口,這其實也是台灣社會價值觀扭轉的重要十字路口。

豪哥的痛苦一時很難解決,雖然他還是繼續跟他的聽眾說:「你想要順從、欺騙的孝順嗎?還是要選擇人與人之間的好好溝通、真誠對待?希望大家回家都能把自己真正是甚麼、要甚麼,跟家人表達清楚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