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 文化部今起辦公聽會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為落實語言平權、建構多元語言環境,文化部今(4日)起將陸續舉辦6場《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第一場公聽會今日上午舉行,包括台灣北社、台灣南社、台灣客社、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等社團代表等200多名關心本土母語傳承及發展的民眾塞滿會場,因發言踴躍,原定2小時的公聽會延長一小時才結束。
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記者趙世勳攝)
文化部次長丁曉菁表示,台灣擁有豐富、多元的語言,是全球語言多樣性的重點指標,卻因為歷史的過程,讓本土語言發生世代斷層的現象,也對文化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丁曉菁說,文化部正努力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立法,希望擬定國家語言發展的基本方針,尊重語言的多樣性,創造友善的語言環境,為求法案周延,將在台北、澎湖、台南、彰化、台東、台中召開公聽會,廣泛徵詢各界意見,希望6月底前能將草案內容提報行政院,送交立法院審議。
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台灣南社秘書長謝德謙。(記者趙世勳攝)
目前相關草案共有4版本,分別為2007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部前身)、去年4月立委管碧玲、去年6月立委黃國書提出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及去年5月時代力量黨團提出的《國家語言平等發展法》。
包括台灣歌謠作詞者葉俊麟之女葉賽鶯等多位民眾對草案中「台灣閩南語(Holo語)」一詞不滿,理由包括福佬、閩南一詞含貶意,「台語」、「台灣話」一詞從日治時期便存在,早已是使用者對這種語言的共識等等,但包括佛光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黃東秋等多位民眾則認為,所有在台灣使用的語言都是「台語」,該名詞不應成為某種語言的專屬名稱。
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台灣南社社長張復聚。(記者趙世勳攝)
公聽會上被提出的,還有成立台語電視台、提高「本土語言教學支援工作人員」福利及待遇、新住民語言不應列入「國家語言」、政府應針對錯誤「國語政策」消滅原本多元的台灣母語而道歉、馬祖人使用的「閩東方言」亦應列入國家語言等意見。
許多民眾對目前母語的地位和發展狀況表示憂心,北社社長張葉森說,目前的版本「看到平等,但沒有看到發展」,母語能發展,我們才能對土地認同;有認同,我們的國家才能正常發展。南社社長張復聚更直言,如果再不拯救母語,政府可以開始籌備「台灣語言紀念館」,準備替台灣母語「辦理後事,保留遺體」,未來孩子只能到紀念館聽錄製的、已無人使用的「聲音」,再也聽不到活的語言。
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台灣北社社長張葉森。(記者趙世勳攝)
另外,因為文化部去年於人文及出版司下增設國家語言發展科,辦理《國家語言發展法》法案推動,多位民眾大聲疾呼《國家語言發展法》應提高主管層級,在行政院下設委員會處理,或因其業務跨文化部、客委會、原民會、教育部等不同部會,成立如「文化會報」的跨部會平台,由行政院長主持。
文化部召開《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公聽會,台灣客社社長黎登鑫。(記者趙世勳攝)
承辦公聽會的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表示,舉辦公聽會目的在收集輿情,做為《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訂定參考,公聽會主要是讓民眾暢所欲言,不會安排官員答詢,「現階段文化部的態度是開放的」,也不會對個別意見回應或評論。
相關資訊、公聽會報名可至「國家語言發展法之研究與規劃」粉絲專頁。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