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深耕宜蘭的建築怪咖 「田中央」出書說故事

「羅東文化工場」高約18公尺,當初的設定,是希望文化場域不要有遮蔽周邊高樓的姿態。(記者楊明怡攝)

〔記者楊明怡/宜蘭報導〕很難想像,當一家建築師事務所受邀規畫展演場館,想的不是如何建造出美輪美奐的地標式建物,而是「這裡其實沒有足夠的能量和人口來支撐票房」;又或者,負責修復舊建物的建築師事務所,開挖時發現地下有文資遺址,第一個念頭不是「真倒楣」,而是主動會同文化單位勘查,變更設計設法保留;上述兩件非典型作為,前者造就了羅東文化工場,後者發生在員山忠烈祠,連接它們的怪咖,是「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前身為「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的「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目前有3名合夥人、20多名成員,黃聲遠為合夥人之一兼主持建築師,事務所最大的特色,就是幾乎只做公共建設,且絕大部分作品都在宜蘭。

黃聲遠曾以「維管束計畫」來形容田中央20多年來在宜蘭做的事。事實上,「維管束計畫」並非於執行前擬定,而是一邊做一邊釐清的想法。這個1995年黃聲遠第一次來到距宜蘭河不遠、原本是豬隻屠宰場的宜蘭縣社會福利館用地時尚未成形的概念,現在已發展出三道:第一道維管束從宜蘭市楊士芳紀念林園經鄂王里光大巷,到社會福利館、西堤屋橋、宜蘭河上的津梅棧道一帶;第二道維管束從丟丟噹森林開始,長出童話公園、宜蘭美術館、「九芎流月」、「九芎漾月」新護城河、宜蘭酒廠讓出的人行道等「分株」,直至幸福轉運站與中山國小體育館;最晚啟動的第三道維管束,則從蘭陽女中大樹廊道再生開始,正往宜蘭大學、宜蘭高中方向發展、生長。

「田中央」的獨特,在他們常以「居民」而非「創作者」的眼光看待作品。包括黃聲遠在內,許多原鄉並非宜蘭的「田中央人」,從來工作變成來生活,甚至舉家搬到宜蘭定居。這群建築人形成的「意志同盟」,不以建造宏偉醒目的建物為職志,而選擇「接地氣」,讓建築回歸市井小民的日常。

黃聲遠說,「因為我們是普通人,普通人加起來的力量是無比大的。」《在田中央:宜蘭的青春‧建築的場所‧島嶼的線條》原計畫與田中央作品集同步出版,卻意外「超車」,提前透過文字介紹18件田中央建築作品,是田中央工作群第一本「故事書」。

擁有展覽空間、辦過金馬獎的「羅東文化工場」,平時是誰都可自由進出的大棚架。(記者楊明怡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娛樂】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