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如虹
剛拿到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的柔米說她是「音樂小農」,她從實踐大學建築系休學後,曾經到台南學習獨立生活,去咖啡廳打工,也嘗試做音樂,但她不像時下年輕人做什麼事都很有規劃,比較像小農用自然農法做音樂,然後產地直送。
★為自己寫歌 獨特嗓音厚實生命力
第一次聽到有人用「音樂小農」來形容做音樂的自己,我笑說我最喜歡跟小農買東西了,小農種的蔬果也許沒有長得很漂亮,常常還有被蟲咬過的痕跡,可是卻有一種生命力,吃起來特別有味道,讓柔米聽了忍不住露出微笑。
柔米有一副很獨特的嗓音,聽她唱歌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女生的嗓音怎麼這麼低沉!有人說她的歌聲很中性,有一種沙質,好像會把人內心的東西磨出來。專輯企劃周元綺說她的聲音有毛邊,那種毛邊的感覺很特別,喜歡的人會很迷戀。我聽她唱歌想到了易經坤卦說的「坤厚載物」,覺得她的歌聲像大地,充滿了生命力,可以是沙漠、綠洲、草原,包容所有的情感,也給人樸實溫暖的能量與撫慰。
「我雖然有菸嗓,但我不菸不酒。」柔米怕別人誤會她的低沉的嗓音跟抽菸、喝酒有關,特別強調自己不菸不酒。
但就因為有一副菸嗓,讓愛音樂的柔米17歲就開始寫歌創作。
「我的聲音太低了,很多歌都沒有辦法唱,所以自己寫歌給自己唱比較方便。」柔米說聲音太低曾經是她唱歌很大的障礙,因為國小、國中上音樂課,她跟著女生一起練唱,常因為女生的Key太高唱不上去很痛苦。國中參加吉他社自彈自唱時,也一樣碰到這個問題,於是她就開始寫歌給自己唱,也把寫歌當成日記抒發。
每個音樂人各有不同寫歌創作的動力,不過像柔米這種因為別人寫的歌唱不上去,就寫給自己唱的理由,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做好聽的音樂 創作沒有語言限制
因為把寫歌當日記,柔米的創作並沒有語言的限制,她的第一張專輯是華語歌,第二張專輯《鎮妹》的主調雖然是客語,卻融合了華語和英語。她說跟製作人錢煒安做這張專輯的方向很單純,就是做好聽的音樂,把音樂擺在最前面。
音樂無國界,也沒有語言之分,就像聽英文、日文、韓文歌曲,也許聽不懂歌詞的意涵,但音樂會給你自然的感受與感動。
柔米很開心的分享有一位平常聽KPOP的記者,跟她說在主管分派歌手的採訪任務時,特別選她做採訪。對於自己的音樂能獲得韓流歌迷的關注,柔米忍不住眉開眼笑,她也說很多人聽了《鎮妹》的歌之後,告訴她「我也是客家人」,讓她發現有很多跟她一樣的隱形客家人,而這些隱形的客家人其實是政府在推廣客語文化時最廣大的受眾。
「我4歲前給鎮妹帶,後來我就回台北生活,其實跟客家這個語言、母體文化就分開了。我聽到很多人說『我們家也是客家人』,可是他可能不會講客家話,我後來發現這些才是真正的多數。」柔米4歲之前跟阿公、阿婆住在嘉義中埔的客家村,4歲之後才被爸媽帶到台北,第一張客語專輯以阿婆的名字「鎮妹」為開端,是她獻給家人的愛,透過音樂回溯一路以來的生命記憶,唱的是她的成長故事,寫的卻是這個文化的斷層。
★打工刺激創作 音樂宅女突破框架
柔米說大部分人在現代社會的框架裡,大概過一個年紀,做了幾個重要的選擇之後,人生就差不多是那樣,可是她覺得自己的變化還滿大的,她以前並不是很喜歡表演,這次上金曲入圍特輯節目表演,她還緊張到發抖,覺得自己還是當音樂宅女就好;不過因為入圍金曲獎,她學會了化妝、開始健身,覺得外表可以變美也滿好的。
拿到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獎後,雖然表演活動變多了,柔米卻笑她最近跟唱片公司老闆說她很久沒有做兼職,想再去找一家氣味相合的咖啡廳打工,想要跟人們在一起,看大家如何生活,跟大家聊天,也許可以給她更多寫歌創作的刺激,她不想只待在想像的世界去創作,有點像去旅行經歷不同人事物,但旅行有濾鏡,打工過生活比較真實。
不知道柔米接下來會去哪裡打工,會做什麼樣的音樂,但我相信音樂小農的她,做出來的音樂還是會給人很真實的感動,因為那些都是她認真生活的人生體驗,有你我的縮影。
自由娛樂頻道脆脆好友大募集,手刀加入 脆脆小圈圈
娛樂頻道臉書粉絲團: 點這裡
娛樂頻道有IG囉: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