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台灣文學第一部 巴代《暗礁》重建八瑤灣事件

2015/12/14 06:00

巴代(右起)、朱國珍、駱以軍出席《暗礁》新書發表會。(記者王文麟攝)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當地耆老談牡丹社事件,不是從1874年日本出兵開始談,而是從1871年八瑤灣事件說起。」牡丹社事件是中、日近代史上第一個重要外交事件,巴代(Badai)說,如果僅重新詮釋已知的歷史,會污辱他小說家的身分,於是選擇「台灣文學史上沒人寫過的」八瑤灣事件,作長篇小說《暗礁》的題材。

又稱「琉球漂民被殺事件」、「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的八瑤灣事件,是指從宮古島出發、向琉球進貢的山原號,回航時遇颱風漂至台灣東南部八瑤灣,船上69名乘客中54人遭排灣族殺害一事。《暗礁》穿插宮古島人野原茶武與排灣族人視野,避免一搥定音的偏執。前日新書發表會上,主持人朱國珍說,巴代的小說裡「沒有壞人」,宮古島民和排灣族人間因猜疑和誤解引發的悲劇,讓她想起《三國演義》中曹操因多疑誤殺結義兄弟伯奢的故事,「如果能多等一下,悲劇說不定就不會發生。」

自稱非常「尊敬」巴代而特來助陣的作家駱以軍則形容,閱讀《暗礁》時明顯感受張愛玲說的「惘惘的威脅」;牡丹社事件發生在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對外擴張的時候,小說家以文學手法,描述當時部落青年對接受漢化或跟隨祖先記憶繼續知足、歡愉生活的兩難心態,「對我們這些憂傷的現代人來說,那種威脅一直如影隨形。」

巴代曾以《笛鸛》獲金鼎獎最佳著作人與台灣文學獎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暗礁》是他第11部作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