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文化】城市就是美術館 30件藝術藏身台北
藝術家莊普與他的作品。(黃義雄/提供)
〔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最近走在台北街頭,眼尖的民眾可能會發現一些怪怪的招牌,懷疑是哪個時尚品牌結合當代藝術,或者哪個廣告人的莫名創意?事實上,「群氓之聲」是一項藝術計畫,策展人黃義雄邀請30位藝術家透過廣告看板,向群眾表達他們的主張與感受。
參與藝術家包括向明、張嘉穎、莊普、郭維國、陸先銘等30人,詩人向明將他發表於《生態靜觀》的詩作,配合女兒董心如的畫,掛在南港路一幅位於行道樹與電線間的臨時看板,看板上書「在叢林之中/要找一小塊立足之地/多麼難啊」,意趣令人玩味。
莊普〈波多解衣留下色情,我們留下藝術〉由時事發想,拼組蓋了藝術家個人印記的3萬張波卡照片,既幽默了公眾,也幽默了藝術自身。張嘉穎〈你確定你不在夢中嗎?〉高掛淡水河畔,已成為她作品標識的大眼娃娃,問著猜想「這到底是什麼」的觀眾,對話況味。
「群氓之聲」預計以一年的時間,透過「我的藝術宣言」、「時代的窗」及「那些遺落過去」3階段企畫,從自我認同、社會、歷史議題切入,提供城市軟性對話的可能。黃義雄表示,相較一般展間,以城市空間為對象的介入增加許多變數,對策展方、創作者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群氓之聲「首部曲:我的藝術宣言」展至11月11日,相關資訊詳見臉書粉絲專頁「群氓之聲」。
發燒文章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