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副刊】散文獎得獎者
陳宗暉
陳宗暉
〈祝你早日康復〉
黃暐婷
1983年生。東華大學中文系(現為「華文文學系」)碩士班畢業。散文曾獲花蓮文學獎、桃園縣文藝創作獎。
謝智威
寫作態度:
顏訥
離家出走,尋找故鄉。我寫論文,結果寫成散文。邊寫邊看你們把樹拼成船,聽你們歌唱,就像在教我寫詩一樣。這裡是你們成長的地方,當我或走或跑終於抵達,好像重新長大了一次。於是我又出發再去一次。
★★★
黃森茂
〈孵化〉
1980年生,台北人。師大國文系、台大中文所畢業,現為松山高中國文教師。作品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小說獎、散文獎。
寫作態度:
散文創作是我夢的延伸。夢裡只有極簡的對話,和模糊不清的細節。我透過這樣的場景認識這個世界,還原早已被扭曲不堪的現實。
★★★
黃暐婷
〈綑綁〉
1984年生。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曾任大學職員、出版社編輯,現為新手人妻。作品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南文學獎、台中文學獎。
寫作態度:
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聲音很小的人,很少有人願意停下來,耐著性子聽我說話;但我有很多話想說,很多故事不得不說。這股渴望被聆聽的騷動,在安靜、古老的文字裡,像蜜一樣流淌,終於找到洩溢的出口,正等著被發現。
★★★
謝智威
〈我的蟻人父親〉
1986年生,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及其他,現任報社編輯,常在PTT甲版發廢文。
寫作態度:
我的鞋帶常掉,風景再美都要停下來,把自己綁緊,讓車走掉。人生的結很多,只有腳背上的,是自己的蝴蝶。
★★★
顏訥
〈蚵牙少年〉
1985年來到世界上,台北與花蓮都是故鄉。清大中文所博士生,文學打工仔,寫散文也寫評論。在UDN鳴人堂與Bios Monthly有兩個寫很慢,愧對編輯的專欄。
寫作態度:
總是透過指縫看鬼片,如果能繼續寫下去,總有一天可以把手放下來直視恐懼的吧。卡繆說過,「一個無名的囚徒。一個被遺棄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百般受辱的囚徒,就足以將作家從流放中召回。」在平緩的路上永遠保持警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長出夠安靜的耳朵,在流放中的旅程中聽見那一聲召喚。
網友回應